概要:辟易:退避。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犀利:锋利。玛瑙:一种矿物,有各种颜色,多呈层状或环状,质地坚硬耐磨,可做贵重的装饰品。妙幻:巧妙奇异的变化。 金罍:殷周时代一种盛酒的青铜器皿,形状像壶。锈彩:指古铜、铁器年久生锈的斑驳纹理。 丰腴:丰满。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柔媚:柔和可爱;温柔和顺,讨人喜爱。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唾津:唾液。 二、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三、文本分析结构思路: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第一部分:(1)开篇点明石榴树的可爱第二部分:(2-6)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绘石榴。第三部分:(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中心主旨:本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四|重点探究 注意下列句子的理解:⑴你看它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学案,标签: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辟易:退避。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犀利:锋利。
玛瑙:一种矿物,有各种颜色,多呈层状或环状,质地坚硬耐磨,可做贵重的装饰品。
妙幻:巧妙奇异的变化。 金罍:殷周时代一种盛酒的青铜器皿,形状像壶。
锈彩:指古铜、铁器年久生锈的斑驳纹理。 丰腴:丰满。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柔媚:柔和可爱;温柔和顺,讨人喜爱。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唾津:唾液。
二、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
三、文本分析
结构思路: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第一部分:(1)开篇点明石榴树的可爱
第二部分:(2-6)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绘石榴。
第三部分:(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中心主旨:本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四|重点探究 注意下列句子的理解:
⑴你看它逐渐翻畿,逐渐从顶端整列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这一句写花瓣的匀称,花色的鲜红和花形的精巧。作者不是作静态的客观描写,而是化静为动,用简洁凝炼的语言,赋予“花”以动态美、典雅美。
⑵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看见过吗?
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写果实的饱满。文中用“忍俊不禁”饱含感情色彩地表现了石榴的自然生长过程,又表现了它美好可爱的形象;用“破口大笑”表现它作为热烈夏季心脏的爽朗、热情、大方。整句具有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效果。
⑶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心身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这里从石榴“热烈”“充满活力”这一内在特征的角度打比方。“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通过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表现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精神特征。
四、写作特色:
1.抓住特征,仔细描摹
本文既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来写,如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使读者能对所写事物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同时还赋予了石榴“内在”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等。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开头部分概写,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围绕中心,分层展开,写得细腻传神。结尾部分简略生动,照应开头,点明文意。
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作者之所以喜爱石榴,是因为石榴的“内在”特征正好与作者的性格特征相契合;作者赞美石榴,实质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第五课 紫藤萝瀑布
一.重点生字词
迸溅( )忍俊不禁( ) 伫立( ) 挑逗( )仙露琼浆( )( ) 盘虬卧龙( ) 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二、作家作品
1928年出生,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其小说《弦上的梦》《三生石》曾获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 另外创作了大量的游记、散文。 1981年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其中《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三、课文分析
探究问题:
(一)本文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赏花(1—6)、忆花(7一9)和悟花(10、11)三部分组成; 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万里长城的构造》教案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