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最后一课》教案28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45

概要:宛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哽咽: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诧异:觉得十分奇怪。(2)师生互动,理清文章思路。教师把全班同学分为六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本文线索:“我”的见闻感受可能出现三种划分方法:A、全文可分四部分。上学路上(1~6)——上课之前(7~10)——上课经过(11~23)——宣布散学(24~29)B、全文可分三部分。上课之前(1~10)——上课经过(11~23)——宣布下课(24~29)或“上学路上(1~6)——上课(7~23)——下课(24~29)”教师明确:这三种划法都有道理。本文主要写了阿尔萨斯某一小镇上接到不准再教法语的通知后,当地人民深感亡国之痛,在小学校里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景。“最后一课”为本文的主要事件,以此为中心,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是有道理的。结构的划分不是唯一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3)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

《最后一课》教案28,标签: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宛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哽咽: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2)师生互动,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为六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本文线索:“我”的见闻感受

可能出现三种划分方法:

A、全文可分四部分。

上学路上(1~6)——上课之前(7~10)——上课经过(11~23)——宣布散学(24~29)

B、全文可分三部分。

上课之前(1~10)——上课经过(11~23)——宣布下课(24~29)

或“上学路上(1~6)——上课(7~23)——下课(24~29)”

教师明确:这三种划法都有道理。本文主要写了阿尔萨斯某一小镇上接到不准再教法语的通知后,当地人民深感亡国之痛,在小学校里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景。“最后一课”为本文的主要事件,以此为中心,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是有道理的。结构的划分不是唯一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3)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小弗郎士贪玩,幼稚。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师生心相通,忠于祖国,绝不屈服——下课

4、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

设置悬念,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仍,变故迭起,人心惶惶,一切的坏消息都是在这块布告牌上发布的。这块布告牌简直成了一张法国社会状况的记录表! 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一件大事。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息时,连用两个“最后”,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朗读时语气是否应该有区别?

表现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第一个“最后”表现他沉痛、愤慨的心情。要读出沉重的语气;第二个“最后”表现他又充满希望的心情。读时要把语调稍微提高一点,沉重中吐出一点希望来。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

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

小弗郎士本质不坏,受到老师的影响,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深刻理解,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

*课后练习二:

1、 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 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 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作者抓住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的变化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在上学的路上:小弗郎士和往常一样,怕老师提问而想逃学;发现天气温和又晴朗,画眉鸟的歌声宛转动听,普鲁士士兵在操练,他觉得有趣;对布告栏里的坏消息不太关注;对老师只是“怕”,缺乏对老师的理解。但他还能管住自己,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小弗郎士上课途中见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文中为什么不直接从上课写起?  

[1] [2] [3]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Tag:初一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最后一课》教案28》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