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实录3» 正文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实录3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14

概要: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营造氛围师: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句话,这种称呼一般会出现在哪里?出现在什么情况下?生1: 出现在书信里。生2: 出现在诗朗诵里。生3: 出现在歌词里,李春波不是有一首歌的开头就是———“亲爱的爸爸妈妈 ”( 生唱。众生笑并鼓掌。)师: 好,非常好。我们同学都很聪明。的确,这样亲切的称呼本来应该和温暖的家书、美好的诗歌、父母的呵护等等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大家想过吗?这稚嫩的呼唤也可能是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最后一次呼喊,这美好的称呼构成了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行文字。( 随着师沉重的话语, 教室里开始肃穆起来, 空气也仿佛凝重了许多。师故意停顿了片刻。)师: 我知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们是很难想象出我所说的这种情形的。不过这不是一个虚构的电影故事,而是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真实的一幕。有一位善良的华裔女作家真实地记录了这段历史故事。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作家的文字,去重温这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吧。( 师板书课题、作者。)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师: 读课文先要读提示,看看编者的编辑意图是什么,看看我们应该思考哪些问题。先请一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实录3,标签: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营造氛围师: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句话,这种称呼一般会出现在哪里?出现在什么情况下?

生1: 出现在书信里。

生2: 出现在诗朗诵里。

生3: 出现在歌词里,李春波不是有一首歌的开头就是———“亲爱的爸爸妈妈  ”( 生唱。众生笑并鼓掌。)

师: 好,非常好。我们同学都很聪明。的确,这样亲切的称呼本来应该和温暖的家书、美好的诗歌、父母的呵护等等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大家想过吗?这稚嫩的呼唤也可能是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最后一次呼喊,这美好的称呼构成了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行文字。( 随着师沉重的话语, 教室里开始肃穆起来, 空气也仿佛凝重了许多。师故意停顿了片刻。)

师: 我知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们是很难想象出我所说的这种情形的。不过这不是一个虚构的电影故事,而是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真实的一幕。有一位善良的华裔女作家真实地记录了这段历史故事。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作家的文字,去重温这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吧。

( 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 读课文先要读提示,看看编者的编辑意图是什么,看看我们应该思考哪些问题。先请一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 一生朗读。)

师: 有了这些提示,一会儿朗读课文时应该注意把握作家的情感,把握文章的语音语调。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作家的心声来。我们请五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分别来读引文和课文的四个部分。谁对自己有信心?请举手。( 五名学生依次读完全文。)

师: 感谢这些同学的精彩表现。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请各位发表高见。( 生分组热烈讨论。)

生1: 课文分了一、二、三、四,四个部分。一般的课文没有。

生2: 课文里有引用诗句的地方,结尾还引用了孩子们写的那些话。而且字体与其他文字不同。

生3: 课文前面有一段名人名言。

师: 同学们发现得很好。其实,课文前面引用的作家萨特的话是正文之前的引文,它的作用是引出和介绍全文,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不妨就从这里开始研读整篇课文吧。

师: 请男同学齐读这段引文,请女同学思考:如果只允许你从这段话里选择一个最重要的词语,你会选择哪个词?( 男生齐读。)

女生1: 我选择“痛苦”。

女生2: 我选择“沉重”。

女生3: 我选择“美丽”。

女生4: 我选择“英勇”。

女生5: 我选择“残酷”。

师: 我看这些词语都很重要,而且它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关联,谁看出来了?

生: 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作家萨特是因为南斯拉夫人民“残酷”而“痛苦”的经历才留下了“沉重的记忆”,又因为“整个民族的英勇”而变成了“美丽的记忆”。所以留下了既“沉重”又“美丽”的印象。

师: 刚才的问题提得很有水平,现在的回答则更精彩。这样看来,我们就理解了什么叫既沉重又美丽的记忆了。我们还可以通过下面对课文正文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正文部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四个部分的内容。

( 生快速浏览。)

生1: 第一部分写作者来到坟地参观。

生2: 第二部分写作者观看朗诵、合唱等演出活动。

生3: 第三部分写作家们的讨论。

生4: 第四部分写被残杀的人留下的最后的文字。

师: 大家概括的很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全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呢?

生5: 作者的行踪。作者先参观了被害孩子们的坟地,然后观看了纪念演出活动,接着和世界各国作家进行座谈,最后亲眼目睹了那些人的遗书。

师: 对,最后一部分应该是作家参观纪念馆的一个特写镜头。作家通过四部分记述了自己在事件发生47年后参加的悼念活动,以此来再现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反衬出法西斯的惨无人道。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记述整个活动呢?作家是如何自如地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呢?

生6: 我觉得,作家去参观孩子的墓地,当地的人举行各种纪念活动,都是在回顾历史,而作家们的座谈讨论,是在面向现实,指引未来,表达全世界人民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

师: 啊,他不但看出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而且还看出了文章对于未来的指引作用。这么深刻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用心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用心体会,有所收获。

三、局部探究、研读第一部分

师: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看看距离作者写作的47年之前,究竟发生过什么事件震撼了全世界的人民,以至于当地人们现在每年都要举行各种悼念活动?( 师请一生朗读课文第一部

分。)

生1: 有300个孩子被纳粹分子杀害了。

生2: 他们不但杀孩子,也杀普通的市民。一共有七千多人在一天里遇害了。

师: 这些可以说是沉重的记忆,那么,有没有美丽的记忆呢?

生1: 那个拒绝与纳粹合作的教师英勇地牺牲了,他给人们留下了美丽的记忆。

生2: 孩子们发出的最后一声呼喊———“亲爱的爸爸妈妈”也很美丽。

生3: 有两个幸存者现在还活着,也可以算是美丽的记忆。

师: 这些人顽强不屈的精神的确给我们以美丽的记忆。作家正是要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来让人们记住历史,从而激发人们对于和平的热爱,进而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为了更好地再现历史,作家运用了不少意味深长的语句,我们试着在第一部分里找出一两处这样的语句并赏析其作用。

生4: 我觉得第一句话就写得很好。它只用了四个词语———“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就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渲染了一种悲哀的气氛。师: 有道理。所以,读这句话时

一定要放慢语速,读出这种悲情、悲境来。

生5: 我觉得那位老师所说的“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是很有深意的。这里的“最后一课”让我想到了

[1] [2]  下一页


Tag:初二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实录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