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沁园春·雪》表格式教案22» 正文

《沁园春·雪》表格式教案22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66

概要:1.本词点明中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阕中概括描写北方雪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上阕想象描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4.直接抒发对祖国赞美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六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答案,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2.做完后小组内交流答案,互相纠错。3.班级内集体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分析错因,及时订正。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成因: 一、分、数的多音把握不牢。二、“风骚”、“风流人物”的解释要结合具体语境。练习答案:一、qìn fèn xùnshǔ 二、等到鞠躬,倾倒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代指文学才华。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三、1.景总(概括)分(具体)实虚2.历代英雄诗人的抱负承上启下的过渡议论抒情四、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4.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雪》表格式教案22,标签: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1.本词点明中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阕中概括描写北方雪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上阕想象描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

4.直接抒发对祖国赞美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六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答案,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2.做完后小组内交流答案,互相纠错。

3.班级内集体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分析错因,及时订正。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成因:

一、分、数的多音把握不牢。

二、“风骚”、“风流人物”的解释要结合具体语境。

练习答案:

一、qìn  fèn  xùn shǔ 

二、等到  鞠躬,倾倒  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代指文学才华。  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三、1.景 总(概括) 分(具体) 实 虚 2.历代英雄 诗人的抱负 承上启下的过渡 议论 抒情 

四、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合作探究

1.   提问:诗人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哪些内容?

2.上下阕是如何过渡连贯起来的?“折腰”能否换成“赞美”?

3.提问:"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预测:学生对人物的姓名可能眼高手低,为加深印象,可让学生动手书写人物的名称。

4.提问: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伟人毛泽东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还有哪些词体现他的观点?

    

 

预测:“惜”的含义较为委婉,学生可能拘泥于字面,师应结合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做全面分析,感受诗人的胸襟气度。

学生思考、齐读回答

学法指导:要结合上下文弄清承上或启下的具体内容,方可找准过渡句。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 

学生细读下阕,合作探讨联系历史知识,品评五位帝王,老师评判,界定,激励

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学生自读,圈点勾画。

明确:"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其中“略输”“稍逊”“只识”几个词,有肯定、惋惜、委婉的批评,还有作者一点微微的自得。

展示交流

速读全词

1.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并阐述理由。

 

2.讨论:谁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3.这首词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它的写景和议论抒情有什么特点?

预测:学生应该能找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句,仔细体味。教师要根据回答情况具体指导点拨,学生只要理解即可。

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小组充分交流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评说“风流人物”。

答案:这首词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拓展迁移

在《沁园春·雪 》中,我们看到的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毛泽东,那么,在逆境之时,他还有如此的雍容与大度吗?  (屏幕出示《卜算子·咏梅》)

请同学们读这首词,你能找出最能体现毛泽东情怀的一个词吗?

生齐读《卜算子·咏梅》

学生自读,指点

明确:“俏”字,“俏”在风雪交加之时,“俏”在悬崖百丈冰之上。

总结

反思

“雪”是这首词的题目,是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景物,是作者抒怀之依托。这首词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而表达了他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全词意境壮美。熔写景、议论、抒情为一炉,感情奔放,胸襟阔大,风格豪迈。读之,便觉有一股浩然之气,使人眼界开朗,心胸开阔。读毛泽东诗词,等于读中国的革命史、中国的发展史,读伟人诗篇,汲取精华,提升语文素养。

各抒己见,交流有关学习本诗的收获。

学生一:……

学生二:……

(讨论)

送自己一句话: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沁园春·雪》表格式教案2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