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北师大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东施效颦话语词》导学案» 正文

《东施效颦话语词》导学案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66

概要:东施效颦话语词 王 蒙读1988年《读书》上尘元先生的连载文章《在语词的密林里》,很感兴趣。忍不住东施效颦,到密林里览览胜,顺手牵羊,“乱砍乱伐”一下。报告 请示报告也好,(军人)进(首长)门前喊报告也好,都有下对上通消息或反映情况的含义。但“做报告”,“做大报告”,“传达报告”,“传达报告精神”……等语词中的报告的含义,则更接近于“讲话”、“讲演”、“演说”,更多的是上对下的走向了。至于“报告文学”,“时代的报告”这些词语的报告,接近于报道。而“小报告”一词,则带有进谗或诬陷的贬意了。似乎是为了区别下对上的报告与上对下的报告,有时我们用汇报一词表示下对上的反映情况。当然也有人为了谦虚,把自己的发言、提意见、提建议甚至演说称为“汇报一下”。英语里,报告、汇报都用report一词,讲演则用lecture,讲话用speech。就是说,是把做报告的报告与请示报告的报告区分开来。报告文学、报道用reportag,,来自report,词根,仅于“汇报”密切相关。也有时候为了突出讲话的权威性质,我们称为“做指示”。其实按中文原义,报告与汇报区别不大。当初我们不用演说、更

《东施效颦话语词》导学案,标签:北师大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东施效颦话语词   

王 蒙

读1988年《读书》上尘先生的连载文章《在语词的密林里》,很感兴趣。忍不住东施效颦,到密林里览览胜,顺手牵羊,“乱砍乱伐”一下。

报告  请示报告也好,(军人)进(首长)门前喊报告也好,都有下对上通消息或反映情况的含义。但“做报告”,“做大报告”,“传达报告”,“传达报告精神”……等语词中的报告的含义,则更接近于“讲话”、“讲演”、“演说”,更多的是上对下的走向了。至于“报告文学”,“时代的报告”这些词语的报告,接近于报道。而“小报告”一词,则带有进谗或诬陷的贬意了。

似乎是为了区别下对上的报告与上对下的报告,有时我们用汇报一词表示下对上的反映情况。当然也有人为了谦虚,把自己的发言、提意见、提建议甚至演说称为“汇报一下”。

英语里,报告、汇报都用report一词,讲演则用lecture,讲话用speech。就是说,是把做报告的报告与请示报告的报告区分开来。报告文学、报道用reportag,,来自report,词根,仅于“汇报”密切相关。

也有时候为了突出讲话的权威性质,我们称为“做指示”。

其实按中文原义,报告与汇报区别不大。当初我们不用演说、更不用“训话”之类的词而用“报告”,可能正是为了体现一种领导人的谦逊和理想化的平等性。

代表  当作为指人的称谓时,应指被推举或委托的人,受权并承担义务为某人或某一群人办事。代表团应该是被一个团体、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机构委派的一个团体(三人以上)。后来这个词用得越益广泛,例如我们常常称与会人员为“代表”,不论是来开学术讨论会、工作会、订货会、发奖会的。只要正式报到,集中食宿并享有会议正式成员权利的,都可称为“代表”。重点在于“列席”“来宾”区分,而不在于表明这个会是个代表会议。代表团也常常未承担交办任务,又非由“代表”们组成,而只是泛泛地去参观旅游或友好访问。

反映  群众反映,不良反映,反映很好等词中的反映,似乎本应是“反应”。而反映情况、反映意见、反映问题等动宾词组中的反映,则本是汇报、报告之意。“有反映”,现多用作有批评性意见乃至舆论的简称。最近又出了个新名词“反馈”,许多过去用反映反应反响回音回复的词的地方,现在一律“反馈”开了。反馈似是电学名词,其实“反映”最初也是光学名词,“反应”为化学或医学名词,“反响”为光学名词。最初用反映反应反响时,估计也是比较新比较科学的吧,现在则得学会用“反馈”才够得上时髦了。

书记  原义是秘书。称政党领导职务为书记而不称之为“总裁”之类,想也是为了体现一种更加民主的新兴精神。当然,实际工作的分工、职责、权限、要求、影响、威信……各方面,书记与秘书不可能等同起来,这是理所应当的。汉语好办,一个叫书记,一个叫秘书,书记本身还需要秘书作助手,大家一听就明白了。但英语等语言似乎还没解决这个问题。

批评  批判  汉语最初二者相通,即评论之义,如说金圣叹批、眉批等等,就是指评论,包括褒奖也包括指责,当然更包括解释与分析。批判另含一义为判断提示,可指老师对学生作文、当然也可以指官员对文件的批点、批示、批准、批阅。文艺评论,就是文艺评论,批评家就是评论家,并不是指他专门指出缺点毛病问题。后来,随着实际生活的演变,批评似乎专指“示瑕求疵”,而批判、大批判的含义就更为严重了。

学习  商务印书馆1962年出版的《汉语词典》(简本)对“学习”词条的解释最为有趣:“学习为外界之刺激与内界之反应在神经中枢中组成感应结之历程,感应结系指感觉神经原(现似通用元,下同,王注)与筋肉神经元之结合而言,唯感应结初造成时不甚强固,必然反复练习,始能使神经通路顺遂而无阻,故称学习。”这部出版于1973年的词典还解释学习的另一种含义为学,即效法、受教之意。五六十年代北京市民口角时有指对方为“欠学习”,“你该去好好学习学习”者,虽反映了对学习含义的误解,但与现今口角时的用语相较,仍然呈现了一种文雅与全民处在学习高潮中的兴旺。“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提出时也是极好的,后来“学习班”的含义似乎也转了,甚至变成一批人为一个有严重问题需要审察的人办“班”了。无论如何,学习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字眼,它理应和其他一批最美好的字眼,如革命、理想、人民、青春、斗争、幸福、解放、光荣……联系在一起。

作风  上述汉语词典中竟未收“作风”词条,估计这个词是在解放区时兴而推广至今的。按原义应指工作的风格,生活作风则指生活方式。目前市价生活中,作风常常指机关干部的工作方法与效率,如作风拖拉,作风生硬,缺少民主作风,作风雷厉风行等说法,系指工作中表现的个人特点是性格与习惯方面的特点,至于经验、知识、智商方面的状况则用“水平”一词来表示,道德特点用“品质”(原指物品的质量质地的,指人则称品格。新中国以来我们喜用“品质”而少用“品格”一词了。)作风另一方面的更流行的含义,则专指男女关系方面的道德状况。说一个普通人作风如何如何,不加解释别人就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之为“作风”呢?想起来怪有意思。喜欢与异性拈花惹草,这也算是一种是否多少有视为性格与习惯的表现,不那么直接反映水平与品质呢?当然“作风”太“恶劣”的话,少不得被认为是品质问题的了。

对象  称恋爱至少是寻找配偶为“搞对象”,不知是否说明了哲学的普及。去夏在山东烟台,见到一些中老年同志称自己的配偶为“我那个对象”,觉得既雅且嗲,不知是否因为胶东是老区的缘故,爱用这当年的新名词。称配偶为“爱人”开始时也是很有进步意义、“五四”意义的。因为封建社会的婚姻有天命、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居室之伦、有一唱一随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小姐,望怜惜不才则个”或“救小生一命也”,就是没有爱,就是不像说英语那样说“我爱你”,或“我亲爱的”“我的爱人”“我的甜心”。与之相比,太太先生之属又何等陈旧!但此词用长了暴露出弱点,爱人称谓的弱点在于不分男女又不分已婚未婚。近年又时兴将未婚情侣成为“朋友”,倒也差强人意,可惜与传统汉语中的朋友一义相去甚远。读几十年前的文学作品,还可见爱情追求失败后拒绝一方为了安慰对方,或追求一方仍不死心而说什么“我们做朋友吧”之类的句子。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北师大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东施效颦话语词》导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