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现代散文《把栏杆拍遍》教案设计7» 正文

《把栏杆拍遍》教案设计7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现代散文   阅读:68565

概要:把栏杆拍遍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辛弃疾的人生历程,感受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2.体悟作者是如何在叙述中展现人物形象的。3、研习课文1-8节重点难点:1.阅读课文,了解辛弃疾的人生历程,感受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2. 体悟文中联想、对比、以评代传手法的运用。教过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论性质的文章,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文学泰斗季羡林这样评价梁衡,他说,梁衡是一个肯动脑、肯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是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对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情境。在并世散文作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了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二、作者简介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曾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

《把栏杆拍遍》教案设计7,标签:现代散文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把栏杆拍遍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辛弃疾的人生历程,感受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

2.体悟作者是如何在叙述中展现人物形象的。

3、研习课文1-8节

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了解辛弃疾的人生历程,感受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

2. 体悟文中联想、对比、以评代传手法的运用。

教过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论性质的文章,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文学泰斗季羡林这样评价梁衡,他说,梁衡是一个肯动脑、肯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是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对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情境。在并世散文作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了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二、作者简介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曾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三、阅读文章,从整体上把握并思考下列问题。

1、对照课文,复述辛弃疾的人生历程,并找出相应的段落进行朗读感悟。

明确:生于乱世——从军杀敌——南下归宋

——朝廷猜忌——忧国忧民——名垂千古

补充材料: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 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2、整理文章的思路

1节  强调指出辛弃疾和他的词在历史上的独特性和文学上的唯一性

2-16节                   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和评价他的诗词创作。

2节               介绍辛弃疾的行伍经历

3——14节  辛弃疾南下归宋后做官的经历和内心的忧国忧民。

15——16节 与其它名家相比辛弃疾和他的词的独特之处。 

17节  揭示了辛弃疾是如何从一个爱国志士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爱国词人的。

3、课文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这是文章要告诉读者的主要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住了理解文章的关键。也就是说梁衡认为是辛弃疾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国家、民族的情感决定了他的唯一和独特。

板书:人生经历   对国家、民族的情感

4、那么辛弃疾有哪些独特的人生经历呢?划下文中的关键段落

   (1)明确:第二自然段:行伍经历。学生朗读并简要分析

明确:生于乱世,因不满金人对国家、民族的蹂躏,二十二岁就开始起义,后又与耿京义军合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弃疾大怒跃马横刀,冲入敌营生擒叛将,率万人南下归宋。

    (2)第八自然段:为官经历。学生朗读并简要分析

    明确:但到南宋后,受到主和派的排挤,没有受到重用,整日忧国忧民,无奈壮志难酬,只能寄情诗词。

    (3)第3-7自然段:心路历程。

明确:南归后,辛弃疾的内心悲叹、无奈,最终选择了“用刀和剑”笔走龙蛇,泪洒纸笺。

(4)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这一阶段辛弃疾内心的情感挣扎,请一一画出。

例: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

——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用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四、赏析辛弃疾的诗词,品味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1、朗读《破阵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用文中的语言来说明梁衡是如何解读这首诗词的,并分析。

明确:将《破阵子》和《满江红》对比,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相媲美,然后又用杜甫和卢纶的诗进行对比,认为这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2、朗读《水龙吟》,分析一下梁衡对这首词的解析,体会词中蕴含的情感。

[1] [2] [3] [4]  下一页


Tag:现代散文现代散文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现代散文
》《《把栏杆拍遍》教案设计7》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