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兼爱》讲学稿3(教师版导学案)» 正文

《兼爱》讲学稿3(教师版导学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先秦诸子选读   阅读:68212

概要: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难道) 4、串解课本中其它重要词语。 五、文本分析 (一)、解题: 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叫做“兼相爱,交相利”?答:“兼相爱,交相利”就是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 (二)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墨子思想。 1、在墨子眼中,“天下之害”有哪些具体体现?(可在课本中画出原文) (课本第 1 段):“今若……此则天下之害也” 2、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的根源是什么? 答:在于人们的“不相爱”,在于损人害人的自爱自利。 3、墨子分别从哪几个层次来说明“不相爱”的恶果?(回答问题的时应尽量全面思考) 答:(读课文第二段)分别从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在课文第三段还提到了盗贼、第四段提到了诸侯等等。 在文章中墨子分别从臣自爱不爱君,子自爱而不爱父,盗贼自爱其家而不爱他家,诸侯自爱其国而攻异国等方面深入阐述,认为乱“皆起自不自爱”,给人深刻印象,颇有说服力。 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兼爱》第二课时

《兼爱》讲学稿3(教师版导学案),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难道)  

4、串解课本中其它重要词语。 

五、文本分析

(一)、解题: 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叫做“兼相爱,交相利”?答:“兼相爱,交相利”就是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

(二)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墨子思想。

 1、在墨子眼中,“天下之害”有哪些具体体现?(可在课本中画出原文) 

    (课本第  1  段):“今若……此则天下之害也”                                          

 2、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的根源是什么?

答:在于人们的“不相爱”,在于损人害人的自爱自利。

3、墨子分别从哪几个层次来说明“不相爱”的恶果?(回答问题的时应尽量全面思考)

答:(读课文第二段)分别从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在课文第三段还提到了盗贼、第四段提到了诸侯等等。

在文章中墨子分别从臣自爱不爱君,子自爱而不爱父,盗贼自爱其家而不爱他家,诸侯自爱其国而攻异国等方面深入阐述,认为乱“皆起自不自爱”,给人深刻印象,颇有说服力。

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兼爱》第二课时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墨子思想。

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  

   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嫉恨、诈骗等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而要改变社会,包括调解社会矛盾和由乱变治等,即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文章第四段通过一连串的反问和假设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兼相爱”、“天下治”的政治蓝图。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一段,仔细地品味里面的含义。

5、后人将墨子在文中表述的思想总结为六个字“兼相爱,交相利”,那么同学们是如何来理解这种“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请同学们再次课文,和组内的同学分享你的看法。

参考:

何为“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兼爱中》)墨子无意追求爱的浪漫,而视之为济世救世的良方。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与此相伴,自私自利亦是乱世之因,如“亏父而自利”、“亏子而自利”、“亏兄而自利”、“亏弟而自利”、“亏君而自利”、“亏臣而自利”、“乱异家以利其家”、“攻异国以利其国”等等皆为自私自利之结果。一言以蔽之,违反兼爱互利原则的恶果是“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这表明,墨子有意凸显爱的现实性一面,拙于或不屑渲染爱的幻梦色彩。而这一步骤又主要是通过把爱与利予以贯通得以完成的。也就是说,爱必言利,以爱启利,以利寓爱,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交相利”也不是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是故,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作为功利范畴的称谓,利在墨子那里主要是指利益、益处、互利、谋利等,似乎并无特异之处。但是,一旦将利与爱联系起来,使利成为爱的助力、佐证而不是对立面,那么利就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意味。墨子既不片面宣扬自爱自利,也不断然否定自爱自利,而是讲求“兼”、“相”、“交”,提倡同类项之间(君臣、父子、家国等)的互摄、协调,这才是“兼相爱、交相利”的精要。从而,利不是狭隘的自私、计较、得失,不是应该任意贬低、排拒、批判的对象,而是可以借助、肯定、拥有的现实利益,具有更为开阔的胸襟与气势。

一、 拓展思考:

1、 墨子“兼爱”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  

参考:由于墨家是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的人们的愿望,因而它成为战国时期一大学派。但是,这种“兼爱”的学说在封建等级社会能行得通吗?再者墨子所处的时代正值春秋末战国初,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此时所出现的社会动乱并不是墨子所简单朴素理解的各方不兼爱,“交相恶”引起的,根本的则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因此,墨子的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2、今天我们重读《墨子》的《兼爱》,其“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对于我们的生活有没有指导意义?

参考::有。比如我们与父母之间、与同学之间、与老师之间就应该相亲相爱。

有的人在人家休息时间或安静学习时大声谈论,有的人为了求快,打饭或看病时喜欢插队。这些人就属于那种自爱而不知道相爱的人。大家都希望别人爱自己。但往往第一步是最难的,就是我们要爱别人,身先士卒。要想别人怎么对待你,首先你得怎样对待别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人应该从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的偏狭中超脱出来,由此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由此角度来看,这一思想跟孔子的哪一观点相似?——“己欲立人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从历史进程看,儒学早于墨学。墨子曾学习于儒门,接受过孔子思想的训练,后来深感儒家厚葬浪费财物而贫民,服丧时间太久伤害身体而妨碍工作,于是反叛儒家自立门户,墨子的许多学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受业于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子夏,后来师从墨子,并成为墨家学派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见,墨家学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儒家学派分化出来并与之相对抗的学术团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先秦诸子选读
》《《兼爱》讲学稿3(教师版导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