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内容分析】前一层先叙登楼,后写洞庭湖景观。起句以“昔闻”与“今上”对应,“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事”,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但诗人只叙事,不说情,把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接着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后一层先说个人景况,后说国事艰难,使人担忧。“亲朋”两句中,要害是“孤舟”一词。诗人从离开夔州之日起,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实际上已无家可归,所以由写景转入抒情先说个人景况;再说,从洞庭水转换到“孤舟”,脉络也十分清晰。至于说亲朋“无一字”,显然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漂泊的感情。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吐蕃犯边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栏”二字又巧妙地照应了第二句,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
粤教版选修一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教学设计,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内容分析】前一层先叙登楼,后写洞庭湖景观。起句以“昔闻”与“今上”对应,“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事”,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但诗人只叙事,不说情,把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接着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
后一层先说个人景况,后说国事艰难,使人担忧。“亲朋”两句中,要害是“孤舟”一词。诗人从离开夔州之日起,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实际上已无家可归,所以由写景转入抒情先说个人景况;再说,从洞庭水转换到“孤舟”,脉络也十分清晰。至于说亲朋“无一字”,显然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漂泊的感情。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吐蕃犯边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栏”二字又巧妙地照应了第二句,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
比较阅读:
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诗句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诗句)
【鉴赏要点】雄浑阔大的意境。孟浩然诗中的视野仅及于长江北岸的云梦泽,杜诗的视野则扩大到了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了进去,这样的境界如果不是胸中大有丘壑,是写不出来的。该诗不仅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远非他人所能及。
这要归功于“坼”“浮”两个字。试想,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是何等宏丽!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洞庭湖能负载日、月、星辰,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前人评这两句诗说:“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这话有理。诗人把洞庭湖的景象写得如此宏伟壮丽,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念:称赞人的精神美,认为人要有开阔的胸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天下大事。
十、完成课后练习题
十一、课外背诵并不默写五首诗。
【教学后记】
诗歌的阅读,始终坚持两条线:读懂内容;研究表现手法。还要培养学生反复朗读的习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