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5、倒装句: 曾造雁山绝顶否?---曾否造雁山绝顶? 翻译:有没有到过雁山的最高峰? 五、古今异义: 1.绝顶: 山的最高峰(古) 例句:曾造雁山绝顶否? 非常(今) 例句:他绝顶聪明。 2.心动 心里感到不舒服(古) 例句:心动趣归。 心里感动(今) 例句:洪战辉的事迹让人心动。 六、难句翻译 1、质明已失其所在 【译文】天刚亮,他已经不知去哪里了。(天刚亮,他人已经不见了。) 2、复上二十余里,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 【译文】又上行二十多里,山顶劲风逼人,有好多麋鹿围绕着我住下。住了三宿而才下山。 3、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 【译文】他和人争奇斗胜,以身家性命相赌,都是这类情况。 第五段知识要点 一、注音 阕què谒yè繇yóu酋qiú 阨è囿yǒu 二、通假字 (1)繇终南:通“由”,从 (2)山川两戒:通“界” (3)自纪载来:通“记”,记载 (4)要之登陆:通“邀”,邀请 三、实词 归过余山中:访问 阕(què) :满,终止 四、虚词 而:㈠归而追石斋于黄山(表并
《徐霞客传》原文、译文及教学参考,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5、倒装句:
曾造雁山绝顶否?---曾否造雁山绝顶?
翻译:有没有到过雁山的最高峰?
五、古今异义:
1.绝顶:
山的最高峰(古) 例句:曾造雁山绝顶否?
非常(今) 例句:他绝顶聪明。
2.心动
心里感到不舒服(古) 例句:心动趣归。
心里感动(今) 例句:洪战辉的事迹让人心动。
六、难句翻译
1、质明已失其所在 【译文】天刚亮,他已经不知去哪里了。(天刚亮,他人已经不见了。)
2、复上二十余里,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
【译文】又上行二十多里,山顶劲风逼人,有好多麋鹿围绕着我住下。住了三宿而才下山。
3、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
【译文】他和人争奇斗胜,以身家性命相赌,都是这类情况。
第五段知识要点
一、注音
阕què 谒yè 繇yóu 酋qiú 阨è 囿yǒu
二、通假字
(1)繇终南:通“由”,从
(2)山川两戒:通“界”
(3)自纪载来:通“记”,记载
(4)要之登陆:通“邀”,邀请
三、实词
归过余山中:访问
阕(què) :满,终止
四、虚词
而:㈠ 归而追石斋于黄山(表并列关系)
㈡ 穷流沙而后返(表承接)
乃:属奢酋阻兵,乃返(副词,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之:㈠穷闽山之胜(助词,的)
㈡要之登陆(代词,代徐霞客)
五、词类活用
八月不火食:名词→动词 起火煮食
六、特殊句式
在“访黄石斋于闽”、“归而追石斋于黄山”、“访恒山于塞外”三句中“于”是介词,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相当于 “于闽访黄石斋”、“于黄山归而追石斋”、“于塞外访恒山”。
七、古今异义
(1)从[野人]采药:古:未开化的人;今:指性情粗野的人
(2)[江河]二经: 古:长江黄河两条经脉;今:泛指江河
(3)多囿于[中国]一隅:古:中原;今:国家名
八、难句翻译
1、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尽历九边厄塞,归过余山中,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译文】一个人带着炊具,寻访了塞外的常山,走遍了北方险要的关塞,回来到我的拂水山庄拜访,开心地谈论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纵横变化,清楚得好像是谈论手掌中的事。
2、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译文】(这)好比山泉猛下,撞击肩和背,实在是快活啊。
第六段知识要点
一、字音
徼(jiāo)外 繇(yóu)憩(qì) 瘗(yì) 耨(nòu)
二、通假字
“繇”通“由”:从 “识”通“志”:标志
三、实词
辞家西还 辞:告别
僧静愿闻登鸡足 愿:希望
请从焉 请:请求 从:跟随
闻被创死 创:伤害
负之以行 负:背着
泛洞庭 泛:漂流
穷七十二峰 穷:穷尽
再登峨嵋 再:第二次
北抵岷山 抵:到达
极于松潘 极:极点,尽头
登瓦屋,晒经诸山 诸:各
复寻金沙江 寻:寻找
滇南之观亦几尽矣 几:读jī接近,将近
憩点苍 憩:休息
从宿愿也 从:顺从,听从 宿:素来就有的
去中夏三万四千三百时 去:距离
风吹衣欲堕 堕:落,掉下来
又数千里 又:再,更,表示重复和继续
咸称胡国 咸:全,都
由甸不能悉 悉:详尽
称沙河阻远 阻:险要
鬼魅热风 魅:迷信传说中的精怪
具载本传 具:全
如适莽苍 适:到……去
瘗[yì]静闻骨于迦叶道场 瘗:埋葬
霞客信宿往返 连续
过丽江:渡江
归过余山中:访问
泛洞庭:漂浮
复寻金沙江:沿着
无得免者:幸免
玄奘法师受诸魔折:折磨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礼迦叶礼:以礼相待
函其骨函:用匣子装
上衡岳上:登上
2.名词作状语:
辞家西还 西:向西
北抵岷山 北:向北
又南过大渡河 南:向南
3.动词作名词:
遇盗于湘江 盗:盗贼
滇南之观亦几尽矣 观:景观
五、虚词:
于:①遇盗于湘江 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 (介词,在);②极于松潘;极于耗牛徼外 (介词,表示比较)
其:函其骨(他的)
以:负之以行(连词,表修饰)
而:①而贵竹、滇南之观亦几尽矣(连词,表顺接);②鸡足而西出玉门关数千时(连词,表并列)
之:①而贵竹、滇南之观亦几尽矣(结构助词,“的”的意思);②负之以行(代词,指“静闻”)
焉:请从焉 (代词,第三人称,代指“他”)
其:函其骨,负之以行。 (代词,代指“他,静闻”)
也: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 (表肯定,不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