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六、特殊句式 1. 介词结构后置句 遇盗于湘江-→于湘江遇盗 在湘江遇到强盗 2. 被动句 闻被创死 静闻被打死 3. 省略句 辞家西还:(霞客)辞家西还 请从焉:(霞客)请求跟从 函其骨:(霞客)把(他)的尸骨装在匣子里 从宿愿也:还了(他)的宿愿 风吹衣欲坠:大风吹起衣服(他)几乎要坠落到山下 七、难句翻译 《西域志》称沙河阻远,望人马积骨为标识,鬼魅热风,无得免者。【译文】《西域志》说西北沙漠地区阻隔遥远,看见人马攒下的尸骨就是标记,鬼魅热风,没有逃脱得了的。 第七段知识要点 一.通假字: 估客:估,同“贾”,商人 二.虚词用法归类 于:①江所以大于河也:介词,作比较“比”;②多囿于中国一隅:介词,引出对象;③访黄石斋于闽:介词,在 三.特殊句式 龙长则源脉亦长,江所以大于河也:固定句式,先果后因解释句 (余)托估客:省略句,缺主语 中国入河之水为省五:倒装句 五个省 非发源也: 判断句 乃泛滥国之始:判断句 四.难词难句 寓:寄给 泛滥:江河水势盛大的样子 吐纳:指流量 撮:概括 五、古今异义词 泛滥 古:江河水
《徐霞客传》原文、译文及教学参考,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六、特殊句式
1. 介词结构后置句
遇盗于湘江-→于湘江遇盗
在湘江遇到强盗
2. 被动句
闻被创死
静闻被打死
3. 省略句
辞家西还:(霞客)辞家西还
请从焉:(霞客)请求跟从
函其骨:(霞客)把(他)的尸骨装在匣子里
从宿愿也:还了(他)的宿愿
风吹衣欲坠:大风吹起衣服(他)几乎要坠落到山下
七、难句翻译
《西域志》称沙河阻远,望人马积骨为标识,鬼魅热风,无得免者。【译文】《西域志》说西北沙漠地区阻隔遥远,看见人马攒下的尸骨就是标记,鬼魅热风,没有逃脱得了的。
第七段知识要点
一.通假字:
估客:估,同“贾”,商人
二.虚词用法归类
于:①江所以大于河也:介词,作比较“比”;②多囿于中国一隅:介词,引出对象;③访黄石斋于闽:介词,在
三.特殊句式
龙长则源脉亦长,江所以大于河也:固定句式,先果后因解释句
(余)托估客:省略句,缺主语
中国入河之水为省五:倒装句 五个省
非发源也: 判断句
乃泛滥国之始:判断句
四.难词难句
寓:寄给
泛滥:江河水势盛大的样子
吐纳:指流量
撮:概括
五、古今异义词
泛滥 古:江河水势盛大的样子 今:水向四处漫流
中国:古:中原;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吐纳:古:流量;今:本指呼吸,后比喻吸取与放弃某东西
龙:古:山脉;今:指古代传说中神兽
书:古:文章;今:书籍
六、词类活用
言《禹贡》岷山导江:言,名词用作动词 说
计其吐纳:吐纳,动词用作名词,流量
七、难句翻译
1、托估客,附所得奇材虬根以归【译文】托付商人附带把所得到的奇材虬根带回家
2、又辨三龙大势,北龙夹河之北,南龙抱江之南,中龙中界之特短。北龙只南向,半文入中国,惟南龙磅礴半宇内,其脉亦发于昆仑,与金沙江相并,南下环滇池亦达五岭。龙长则源脉亦长,江之所以大于河也。【译文】又辨析祁连山、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的走势,祁连山脉夹黄河在北方,唐古拉山脉抱长江在南方,巴颜喀拉山脉从中间界开,比较短。祁连山脉走势向南,半支进入中原,只有唐古拉山脉磅礴半个中国,其山脉也发端于昆仑山,与金沙江一起南下,环绕滇池直达五岭。山脉长水脉也长,这是长江流量大于黄河的原因所在。
第八、九段知识要点
一、读音
滇(diān)南 支缀(zhuì)
二、通假字
1.三月而反:通\'返\',回来
2.具述石斋颂系状:通\'容\',宽容
三、词类活用
1.霞客西归:西,名词作状语,“从西边……
2.穷河沙:穷,形容词作动词,为“穷尽”
3.历西域:历,名词活用为动词
四、一词多义
具:①具笋舆以归(准备)②具述石斋颂系状(具体)
若:①其为人若此(至,至于)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你)
五、虚词用法:
以:①吾以老布衣:介词,因为
②以玄冲拟之:介词,根据
③具笋舆以归:表承接
④吾以老布衣:凭借
而:①三月而毕:表承接
②与三人而为四:表并列
③不食而卒:表修饰
乃:乃得西游:表承接
六、古今异义
1.死不恨矣:古义:遗憾;今义:憎恶,憎恨
2.三月而毕:古义:三个月;今义:三月份
七、特殊句式
1.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
句式为“之所以……的原因(是)……”
2.省略句列举
(霞客)病甚,语问疾者曰:……
(霞客)据床浩叹,不食而卒。
(其儿子)具述石斋颂系状
题名(于)绝国
3、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判断句
八、难句翻译
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译文】与前面三人合而为四,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第十段知识要点
一、通假字:
(1)及池边铁舡存许遗海――“舡”同“船”
(2)自非驽风冯云――“冯”同“凭”,驾
(3)年五十有六――“有”同“又”
(4)余属其从兄昭雠堪而存之――“属”同“嘱”,叮嘱
二、古今异义:
梧下先生曰 古:自称 今:对别人尊称
某日届山趾 古:山脚 今:脚趾
贤人勿谓天不可登 古:尊称对方 今:有才能的人
年五十有六 古:又 今:拥有
但虑无其忘尔 古:又 今:转折
月色清明 古:清楚明朗 今:清明节
三、特殊句式
(1)昔柳公权记三峰(之)事。――省略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