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学设计2» 正文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学设计2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阅读:68250

概要:《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学设计 设计人:吴爱红【教学目标】 1. 了解毛泽东 30 岁前的经历。 2. 探究毛泽东成为伟人的奥秘。 3. 编写年表,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能力。 4. 体会毛泽东幽默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1. 探究毛泽东成为伟人的奥秘。 2. 编写年表,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能力。 【课时安排】: 5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学生对毛泽东的认识、评价导入。 1 学生活动:“谈谈我眼中的毛泽东” . 2 教师补充简介,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主席的浓厚兴趣。 二 解题 出自《沁园春 . 长沙》,意指“回忆过去那许多不平凡的日子”。 三 作者简介 埃德加 · 斯诺,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 1928 年来到中国。九一八事变后,他亲赴前线采访,写下了一批颇有影响的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特别是他撰写了轰动世界舆论的《红星照耀中国》(《 Red Star Over China 》) —— 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和党派色彩,通过亲自采访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信任。抗战期间,斯诺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把中国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组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学设计2,标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学设计

设计人:吴爱红

【教学目标】

1. 了解毛泽东 30 岁前的经历。

2. 探究毛泽东成为伟人的奥秘。

3. 编写年表,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能力。

4. 体会毛泽东幽默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1. 探究毛泽东成为伟人的奥秘。

2. 编写年表,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能力。

【课时安排】: 5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学生对毛泽东的认识、评价导入。

1 学生活动:“谈谈我眼中的毛泽东” .

2 教师补充简介,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主席的浓厚兴趣。

二 解题

出自《沁园春 . 长沙》,意指“回忆过去那许多不平凡的日子”。

三 作者简介

埃德加 · 斯诺,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 1928 年来到中国。九一八事变后,他亲赴前线采访,写下了一批颇有影响的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特别是他撰写了轰动世界舆论的《红星照耀中国》(《 Red Star Over China 》) —— 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和党派色彩,通过亲自采访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信任。抗战期间,斯诺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把中国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组织、发起、宣传 “ 工合 ” 运动,支持中国的战时经济;如实报道中国抗战实况;开展大量的国际宣传,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他把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以自己的行动,在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1941 年,斯诺回到美国后,仍然向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他说: “ 我依然赞成中国的事业,从根本上说,真理、公正和正义属于中国人民的事业,我赞成任何有助于中国人民自己帮助自己的措施,因为只有采用这种方法,才能使他们自己解救自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斯诺对中国进行了三次长期访问。 1971 年,美国乒乓球队出乎意外的被邀请访问北京,中美关系解冻,美国《生活》杂志抓住时机发表了斯诺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斯诺透露了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曾告诉他的话:如果理查德 · 尼克松访问中国,无论是以旅游者的身份还是以总统的身份都会受到欢迎。这篇文章是斯诺的最后一篇 “ 独家内幕新闻 ” 。就在尼克松开始前往北京的同一个星期,斯诺死于癌症。

斯诺生前写道:我爱中国,我愿在我死后把我的一半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美国抚养和培育了我,我愿把我的一部分安葬在哈德逊河畔,日后我的骨灰将渗入大西洋,同欧洲和人类的一切海岸相连,我觉得自己是人类的一部分,因为几乎在每一块土地上,都有着同我相识的善良的人们。遵照斯诺的遗愿,他的妻子将他一半骨灰带到中国,安葬在北京大学校园的未名湖畔,另一半骨灰安葬在美国哈德逊河畔。

四 背景简介

1936 年 7 月,经历长征不到一年的毛泽东,在保安自己的窑洞里,接见了一位秘密来访的外国人—— 31 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 . 斯诺。斯诺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头颅为什么可以值 25 万大洋?在昏暗的油灯下,毛泽东和斯诺畅谈了几个夜晚。

五 强化文体

口述自传作为自传的一种,最特别的地方当然在于“口述”。毛泽东的这篇自传就是毛泽东与记者斯诺之间的访谈整理。因为斯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请毛泽东回答,因而自传中的条理是相当清楚的,但又不乏口头交谈的痕迹,以及毛泽东在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发挥”,因此非常生动。《西行漫记》在当年之所以极为轰动,与这种生动真实的文风也有很大关系。而斯诺对毛泽东个人经历的询问,也同当时外界对毛泽东的好奇相关。这里展现出来的毛泽东形象,成功地颠覆了当时国民党对毛泽东及苏区的“妖魔化”宣传。

六 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为编写年表做准备。

第二、三课时

【教学重点】

1 深入了解课文,感知毛主席的个人魅力。

2 编写年表,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

学生边读课文,边筛选信息,概括整理出“毛泽东 30 岁以前生平和革命经历年表”

二 教师活动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自己编写的年表,与学生对照,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此项活动的意图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熟悉 30 岁以前毛泽东的革命经历。为下一步讨论毛主席的独特之处做准备。

1893 年诞生

1893 年 12 月 26 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父亲毛贻昌善于经营,由贫农变为中农,后又成为富农。他性情暴躁,对子女要求严厉。母亲文氏 ( 文七妹 ) ,和善好施。

1902~1906 年八岁 ~ 十三岁

1902 年,入本村私垫读书。 之后在韶山附近多处私塾读书。并从事田间劳动。他不喜欢读经书,喜欢读中国古代传奇小说,特别喜欢读反抗统治阶级压迫和斗争的故事。

1907~1908 年十四岁 ~ 十五岁

停学在家务农。白天同成年人一起在田间劳动,晚间替父亲记账。读当时能找到的一切书籍,常常读到深夜。这期间,从表兄文运昌处借了一些书,有一本是早期改良主义者郑观应所著《盛世危言》。读了这些书,开阔了视野,萌发了爱国思想,激起恢复学业的愿望。

1910 年十七岁

湖南饥民暴动惨遭镇压,许多人被捕杀。毛泽东和同学们对这件事议论多日。这件事给毛泽东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个时期,毛泽东读了一本关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对国家前途感到担忧,开始意识到努力救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

离家入县城“新学”,接触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1911 年 18 岁

到长沙读中学,第一次接触到报纸,第一次张贴文章,发表政见。

剪掉辫子。

辛亥革命爆发后,加入湖南起义的新军。

1912 年 19 岁

离开军队,继续求学,辗转多个学校,后在省立图书馆自修半年,阅读了大量中外书籍。

1913 ~ 1918 年 20 岁—— 25 岁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

徒步游湖南五县。

锻炼身体和意志。

1916 年和几个友人成立新民学会。

阅读大量报刊,头脑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意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但坚决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

1918 年 ~1919 年 25 岁 ~26 岁

自长沙去北平,入北大做图书馆佐理员。

[1] [2]  下一页


Tag: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学设计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