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秦兵马俑》教学实录反思» 正文

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秦兵马俑》教学实录反思

[10-21 00:53:5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阅读:68183

概要: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秦兵马俑》教学反思教学完《秦兵马俑》,脑海中不由得回想起了前不久读到的《小学语文教师》上一篇文章:《训练:语文教学的立身之本——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访谈录》,想到了访谈录中关于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理解、积累、表达。 吴忠豪教授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训练也要讲究三个维度。首先,应当承认,当下语文课盛行的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感悟也是一种语文训练,这应该是语文训练的一个维度。理解文本内容的训练方式应该有两个路向:一是通过文字符号理解文本旨意,即课文“说什么”,二是理解文本的表达形式,即课文“怎么说”,但是,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把理解课文内容当作教学的重点,因此出现了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历史课、常识课等倾向,而“怎么说”被严重忽略了。语文课固然要理解文本内容,但理解内容并不是主要目标,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重点在于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如果语文课上经常引导学生讨论“怎么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即:研读课文是怎样把事件表达清楚,把人物描写具体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语文营养,而且可以

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秦兵马俑》教学实录反思,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教学完《秦兵马俑》,脑海中不由得回想起了前不久读到的《小学语文教师》上一篇文章:《训练:语文教学的立身之本——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访谈录》,想到了访谈录中关于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理解、积累、表达。

 

吴忠豪教授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训练也要讲究三个维度。

首先,应当承认,当下语文课盛行的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感悟也是一种语文训练,这应该是语文训练的一个维度。

理解文本内容的训练方式应该有两个路向:一是通过文字符号理解文本旨意,即课文“说什么”,二是理解文本的表达形式,即课文“怎么说”,但是,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把理解课文内容当作教学的重点,因此出现了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历史课、常识课等倾向,而“怎么说”被严重忽略了。语文课固然要理解文本内容,但理解内容并不是主要目标,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重点在于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

如果语文课上经常引导学生讨论“怎么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即:研读课文是怎样把事件表达清楚,把人物描写具体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语文营养,而且可以对课文的人文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反观自己对教学实践:

片段(一)

师: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

生: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怎么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的?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读想想,在感受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生:(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交流)

师:课文是怎么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生:用了列数字的写法——19120平方米、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8000个、230米、62米、14260平方米、6000个、

师:选择一两个数据,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我们的校园估计有10000平方米,三个俑坑面积19120平方米,就相当于我们两个校园那么大。我们学校大约有学生1000人,8000个兵马俑就相当于我们全校学生的十倍。

师:这些数据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兵马俑规模宏大。

师:除了列数字的写法,你还注意到了什么?

生:还运用了作比较的写法

师:具体说

生: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把俑坑和足球场作比较。

师:这样的比较有什么好处?

生:更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

师: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作者抓住了一些关键词,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如:巨大、恢宏气势、一行行、一列列、大军等等。

师:真会发现!为了使叙述条理清楚,作者是怎么写的?

生:采用了“中心句组段”的方式。

生:有详有略,总共有三个坑,详细介绍的是一号坑。

师:抓住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作者用生动细致的笔触把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体现得淋漓尽致!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一段文字。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反思:从学生的交流和朗读来看,他们对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是能体会到的,不仅如此,学生还知道了作者是如何构段,如何遣词造句的。这钟方法的习得,对他们今后的表达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积累语言是语文训练的第二个维度。

反观现代的语文教育,学生语文能力不过关,是否与学生读书少、语言存量不足有关?语言学家克拉申说:“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没有语言输入,根本谈不上语言学习。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速度。”谁违反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指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本文中有不少语言,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不仅写出了兵马俑的特点,而且还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应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悉心品味,感悟内化。

如:描写兵马俑“神态各异”的片段:

“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这段话,运用排比的方式,写出了兵马俑的各种神态,描写时,不仅注意了细致观察,而且,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兵马俑描绘得栩栩如生。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这段话的“中心词”——“神态各异”,然后,围绕中心词,让学生进一步细读文本,思考:作者笔下的兵马俑,都有哪些丰富的神态呢?学生潜心会文,找到了“微微颔首”、“眼如铜铃,神态庄重”、“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凝视远方”,如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视角的独特,语言的精妙?我采用了比较的方式:出示:“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有的凝视远方……”和文中语句比较,怎样写比较好,为什么?学生一致认为文中写得好,理由:这样写更生动形象,这样写更具体,这样写把兵马俑写活了,再来看看作者在观察时注意了什么?学生发现了——作者不仅看得仔细,而且展开了想象。领悟到了这些语言的“秘妙”,让学生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学生的感受更深了。

[1] [2]  下一页


Tag: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秦兵马俑》教学实录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