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与朱元思书》教案16» 正文

《与朱元思书》教案16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36

概要:21、与朱元思书(总第25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这一节课,我和

《与朱元思书》教案16,标签: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21、与朱元思书(总第25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

  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

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 

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

  2、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听课文范读。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指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
   韵   柯    飘荡     负势     轩邈  泠   嘤  缥碧  横柯   窥谷 鸢  和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2、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争取背下来。
  (2)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3)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描述富春江的美景。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1、分析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从整体色彩看,最合适的原句是什么?
  3、请看课文中的水,用原文中的哪几句描述最合适? 
  4、请展开想象用原文中的句子描述。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1、<1>理解课文第一段。
  (1)解释红色词语:风烟  共色  从流飘荡  许  独绝
  (2)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 

     描述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
  (3)总结本段写法,展示:本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请指出来。
  (4)对照板书,速背本段。

  <2>理解课文第二段。
 (1)解释红色词语:缥碧  直视无碍  急湍  奔
 (2)齐读本段后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异"

    之特点。展示两幅富春江的图片,分别让学生用原文描述。然后比较两  

    句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看写法有什么不同。
 (3)齐读并速背本段。

  <3>理解课文第三段。
 (1)解释黄色词语:寒树 负势竞上 轩邈 泠泠 相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忘反  横柯上蔽  交映  见
 (2)小结二、三段写法。学生根据板书速背本段。
 (3)研读最后四句。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这四句犹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也是如此: 

 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

 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
     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五、探究活动

  补写一封结构完整的书信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      

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拈来,随兴而止。而且这种文   

体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为四六体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无头书,就有他

的可利用之处。为此,可要求学生\"用现代书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语气,语

调,补出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成一封结构完整的现代书信\"。对于高中的学

生来讲,写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难的是基于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结

合的信写好。

  元思兄台鉴:

    当阳一别,忽忽数月,不甚思之。前日余自富阳沿江而下,观两岸之景甚 

美,笔录之,与君共享。

惜时光匆匆,美景不再,望兄珍重。

                     弟叔庠敬上

六、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1、课堂小结:

   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2、推荐作业:

 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下一页


Tag:初二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16》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