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钓台的春昼》课文说明» 正文

《钓台的春昼》课文说明

[02-27 13:26:2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阅读:68855

概要:一、关于作者 郁达夫,原名文,幼名萌生,达夫为其表字,后即以字行。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县城内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惊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赴台儿庄劳军。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民和当地居民。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二、内容与结构 本文记述的是19

《钓台的春昼》课文说明,标签: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一、关于作者

    郁达夫,原名文,幼名萌生,达夫为其表字,后即以字行。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县城内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惊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赴台儿庄劳军。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民和当地居民。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二、内容与结构

    本文记述的是1931年的暮春三月,作者从浙江富阳出发经桐庐游览严陵钓台的山川景色和沿途的风景。作者以游踪为线索,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严陵钓台离富阳县很近,但作者一直没有机会去凭吊,为何此时想去游览呢?文章首先交代了原因:“一九三一,岁在辛未,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而中央党帝,似乎又想玩一个秦始皇所玩过的把戏了,我接到了警告,就仓皇离去了寓居……和家人等去上了几处坟,与许久不曾见面的亲戚朋友,来往热闹了几天,一种乡居的倦怠,忽而袭上心来了,于是乎我就决心上钓台访一访严子陵的幽居。”“我接到了警告”是指国民党全面进行文化“围剿”,发出通缉郁达夫等文化进步人士的命令,作者于是来到故乡富阳。所以本文虽描写了山川之美,却蒙上了一层感伤的情绪。

    

    接下来文章主要写的是作者夜访桐君山。首先写了桐君山的四周:“西岸便瞰视着桐庐县市的人家烟树”,“南面对江,便是十里长洲”,“向西越过桐庐县城,更遥遥对着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东北面山下,是一片桑麻沃地,有一条长蛇似的官道……”突出其它“灵山胜地”的特点。然后描述了夜渡的遭遇,用简练的文字勾画了善良的少妇和辛劳的船家的形象。接着写了作者登山的具体情况:到了桐君山下———“山影和树影交掩着”,到得半山———“微云堆里的半规月色,也朦胧地现出一痕银线来了”,走过半山———“桐君观里的晚祷钟鼓,似乎还没有息尽”,走上山顶———“空旷的天空里,流涨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云层缺处,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点两点的星……”营造了静穆淡雅的氛围。而将站在道观门外的所见与“甘露寺外的江山”相比,突出了“江山之秀而且静,风景的整而不散”的神奇,恬静而安谧。

    

    最后文章着力写了七里滩的清静和严陵钓台的荒凉凌乱。作者遇浅滩,过沙洲,纵情山水,貌似潇洒,实则掩藏着复杂的情感。七里滩边“四围的山包得格外的紧了,仿佛是前无去路的样子。并且山容峻峭,看去觉得格外的瘦格外的高。向天上地下四围看看,只寂寂地看不见一个人类。”“静,静,静,身边水上,山下岩头,只沉浸着太古的静,死灭的静……”等等景物的描写无不印证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困惑。严陵钓台上“歪斜的亭子”、“纵横芜杂的草木”、“山腰里的那座祠堂,也只露着些废垣残瓦”、“阴飕飕的半箭儿山风”、“东西两石垒……向西望去,则幽谷里的情景,却绝对的不像是在人间了”等描写以及祠堂题壁更是摹画了颓废荒凉的美境,由此也更可理解“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中蕴涵的情感了。纵观全文,作者在其凭吊途中:时而顾影自怜,深感“日暮的悲哀”,时而怒斥“中央党帝”的把戏,时而醉于山川美景,时而暗讽卖国鼠辈。对现实欲罢不能,这种矛盾的心情渗透在钓台之景中,含而不露。平淡的内容中包纳了复杂的情感。

    

    三、语言特点

    本文写了作者游览桐君山的“夜景”和钓台的“昼景”的过程,叙事从容,娓娓而谈。写景状物具体传神,清隽之中不乏凝练、精美之句。如:“而微云堆里的半规月色,也朦胧地现出一痕银线来了”,“双桨的摇响,到此似乎也不敢放肆了,钩的一声过后,要好半天才来一个幽幽的回响,静,静,静,身边水上,山下岩头,只沉浸着太古的静,死灭的静,山峡里连飞鸟的影子也看不见半只”等。但在洒脱、闲适的清隽之中也渲染了忧郁的情调。



Tag: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钓台的春昼》课文说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