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钓台的春昼》教案辽宁北镇高级中学 安国英·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领悟作品中传递出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全文,体会作者内心的感伤与忧郁之情。 3情感与态度: 理解郁达夫率真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郁达夫式”独特的抒情写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预习· ①易读错的字音 咫(zhǐ)尺溯(sù)江拜谒(yè)恻(cè)隐 盛筵(yán)酩(mǐng)酊(dǐng)大醉 ②易混字、多音字 溯sù溯源谒yè拜谒恻cè恻隐柝tuò击柝 朔shuò朔风羯jié羯鼓测cè测量坼chè坼裂 芜wú芜杂痒yǎng骚痒瞰kàn鸟瞰 抚fǔ抚摸烊yàng打烊龛kān神龛 ③熟语积累 恻隐之心:对受苦受难的人表示同情心。
《钓台的春昼》教案设计2,标签: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钓台的春昼》教案
辽宁北镇高级中学 安国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领悟作品中传递出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全文,体会作者内心的感伤与忧郁之情。
3情感与态度:
理解郁达夫率真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郁达夫式”独特的抒情写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预习·
①易读错的字音
咫(zhǐ)尺 溯(sù)江 拜谒(yè) 恻(cè)隐
盛筵(yán) 酩(mǐng)酊(dǐng)大醉
②易混字、多音字
溯sù 溯源 谒yè 拜谒 恻cè恻隐 柝tuò 击柝
朔shuò 朔风 羯jié羯鼓 测cè测量 坼chè 坼裂
芜wú 芜杂 痒yǎng骚痒 瞰kàn鸟瞰
抚fǔ 抚摸 烊yàng打烊 龛kān神龛
③熟语积累
恻隐之心:对受苦受难的人表示同情心。
浮名虚誉:虚的名誉。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的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断垣残壁: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酩酊大醉:形容大醉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他的名字,在中国人民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他的名字。”这个人就是郁达夫。今天我们将学习这位文学大家的一篇名作《钓台的春昼》。这篇作品在寄情山水中,透露出作者于社会动荡年代的一缕忧思,贯穿全篇的,则是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音,对这种主观情绪的抒写,让这篇游记散文尽显其独特魅力。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
三、课文分析
1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分组进行)
明确:本文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访严子陵幽居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18段),访严子陵幽居的经过。
第二部分可分为四层:
一层(第2—7段)夜访桐君;
二层(第8—13段)山水访古;
三层(第14、15段)昼临钓台;
四层(第16—18段)壁间题诗。
2鉴赏第一部分:
阅读第一部分,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说说作者去钓台访严子陵幽居的缘由(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明确:
(1)一九三一年,岁在辛未,……我接到了警告,就仓皇离去了寓所。
(2)一种乡居的倦怠,忽而袭上心来。
3赏析第二部分:
第一层:
(1)请说出在夜访桐君这部分作者的心情,并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苦闷
A淡云微月,正在作雨的时候。
B夜渡无人,群动静息,独立江边(他乡日暮的悲哀)。
C船家的说话冗慢悠长,恩恩乌乌。
D山路崎岖,栅门虚掩。
E空旷天空,半规月影几多散乱着的船里的灯光,也忽明忽灭。
(2)请谈谈这里景物描写的特点。
明确:写景与抒情的有机结合。全文是由大量的写景和抒情的片段互相交错、编织而成的,这使得这篇散文在整体上具有一种中国古典诗歌常有的情景交融的意象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显情。
第二层:
(1)作者的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找出具体句子。
明确:
轻松:“这道观大门外的景色,真神奇极了。”“我竟忘记了时刻,忘记了自身。”
怨恨:“好梦虽被打破,但因这同吹筚篥似的商音哀咽,却很含着些荒凉的古意。”
恐惧:山幽水清,“指东话西”,昏然入睡,“寂寂地看不见一个人类”,“废垣残瓦”,“阴森”。
(2)作者在此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以动衬静(反衬)
第三层:
(1)文章中描写钓台荒凉萧瑟的景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讨论)
明确:作者于寄情山水中一边力图沉醉于大自然之中,试图忘却尘世纷扰;一边又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不满现实的牢骚和关心民众的情怀。
第四层:
(1)本段写下钓台后作者在严陵祠中的所见所感,作者为什么会信手题诗?
明确:祠壁上所见的作者同乡夏灵峰的“略带感慨的”诗引发了作者的伤时愤世之情,所以作者也在祠壁上题上了来钓台途中梦中所背诵过的那首感时伤怀之作。
上一篇:《菜园小记》写作背景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