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学参考» 正文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学参考

[02-27 18:07:37]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先秦诸子选读   阅读:68633

概要:(李泽厚《荀易庸记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如果说,血缘基础是中国传统思想在根基方面的本源,那么,实用理性便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先秦各家为寻求当时社会大变动的前景出路而授徒立说,使得从商周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的理性,没有走向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如希腊),也没有沉入厌弃人世的追求解脱之途(如印度),而是执著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以氏族血缘为社会纽带,使人际关系(社会伦理和人事实际)异常突出,占据了思想考虑的首要地位,而长期农业小生产的经验论则是促使这种实用理性能顽强保存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实用理性是与中国文化、科学、艺术各个方面相联系相渗透而形成、发展和长期延续的…………从哲学看,中国古代的辩证思想虽然非常丰富而成熟,但它是处理人生的辩证法而不是精确概念的辩证法。由于强调社会的稳定、人际的和谐,它们又是互补的辩证法,而不是否定的辩证法。它的重点在揭示对立项双方的补充、渗透和运动推移以取得事物或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而不在强调概念或事物的斗争成毁或不可相容。中国古代也有唯物论唯心论之分,例如孟子与荀子,王阳明与王船山……,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学参考,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李泽厚《荀易庸记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如果说,血缘基础是中国传统思想在根基方面的本源,那么,实用理性便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先秦各家为寻求当时社会大变动的前景出路而授徒立说,使得从商周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的理性,没有走向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如希腊),也没有沉入厌弃人世的追求解脱之途(如印度),而是执著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以氏族血缘为社会纽带,使人际关系(社会伦理和人事实际)异常突出,占据了思想考虑的首要地位,而长期农业小生产的经验论则是促使这种实用理性能顽强保存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实用理性是与中国文化、科学、艺术各个方面相联系相渗透而形成、发展和长期延续的……

……从哲学看,中国古代的辩证思想虽然非常丰富而成熟,但它是处理人生的辩证法而不是精确概念的辩证法。由于强调社会的稳定、人际的和谐,它们又是互补的辩证法,而不是否定的辩证法。它的重点在揭示对立项双方的补充、渗透和运动推移以取得事物或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而不在强调概念或事物的斗争成毁或不可相容。中国古代也有唯物论唯心论之分,例如孟子与荀子,王阳明与王船山……,但由于主客体的对立和人我之分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并不占重要地位,唯物唯心之争就远未获有近代西方哲学认识论上的巨大意义。而像“气”、“神”、“道”、“理”等等,不仅仅是中国哲学而且还经常是中国整个文化中的基本范畴,有时便很难明确厘定它们究竟是精神还是物质。“气”可以是“活动着的物质”,也可以是“生命力”的精神概念。“神”、“理”、“道”似乎是精神了,然而它也可以是某种物质性的功能或规律。中国也讲认识论,但它是从属于伦理学的。它强调的主要是伦理责任的自觉意识,从孔子的“未知焉得仁”到理学的“格物致知”,都如此。

就整体说,中国实用理性有其唯物论的某些基本倾向,其中我以为最重要的是它特别执著于历史。历史意识的发达是中国实用理性的重要内容和特征。所以,它重视从长远的、系统的角度来客观地考察思索和估量事事物物,而不重眼下的短暂的得失胜负成败利害,这使它区别于其他各种实用主义。先秦各家如儒、墨、老、韩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这种历史意识。到荀子、《易传》,则将这种历史意识提升为贯古今通天人的世界观。把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铸为一体,使历史观、认识论、伦理学和辩证法相合一,成为一种历史(经验)加情感(人际)的理性,这正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一个特征。这样,也就使情感一般不越出人际界限而狂暴倾泄,理知一般也不越出经验界限而自由翱翔。也正因为此,中国哲学和文化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毋宁更欣赏和满足于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追求和获得某种非逻辑非纯思辨非形式分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领悟。具有抽象思辨兴趣的名家和墨辨没能得到发展,到了汉代大一统意识形态确定后,实用理性的思维模式便随之确定难以动摇了。唐代从印度引入为皇家倡导而名重一时的思辨性较强的佛教唯识宗哲学,也终于未能持久。中国实用理性的传统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发展,也排除了反理性主义的泛滥。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构成了一种性格──思想模式,使中国民族获得和承续着一种清醒冷静而又温情脉脉的中庸心理:不狂暴,不玄想,贵领悟,轻逻辑,重经验,好历史,以服务于现实生活,保持现有的有机系统的和谐稳定为目标,珍视人际,讲求关系,反对冒险,轻视创新……所有这些,给这个民族的科学、文化、观念形态、行为模式带来了许多优点和缺点。它在适应迅速变动的近现代生活和科学前进道上显得蹒跚而艰难。今天,在保存自己文化优点的同时,如何认真研究和注意吸取像德国抽象思辨那种惊人的深刻力量、英美经验论传统中的知性清晰和不惑精神、俄罗斯民族忧郁深沉的超越要求……,使中国的实践(用)理性极大地跨越一步,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构建,便是一件巨大而艰难的工作。它也将是一个历史的漫长过程。

(李泽厚《试谈中国的智慧》,《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参考答案:

1.县,“悬”,这里指有较大悬殊或差距。

2.本事,指农事;本古代可指农业生产,贾谊《论积贮疏》说:“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3.白,显著。

有关资料

1.评荀子所言之天及其性恶观

在中国文字中,所谓天有五义:曰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曰主宰之天,即所谓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帝。曰运命之天,乃指人生中吾人所无奈何者,如孟子所谓“若夫成功则天也”之天是也。曰自然之天,乃指自然之运行,如《荀子·天论篇》所说之天是也。曰义理之天,乃谓宇宙之最高原理,如《中庸》所说“天命之为性”之天是也。《诗》、《书》、《左传》、《国语》中所谓之天,除指物质之天外,似皆指主宰之天。《论语》中孔子所说之天,亦皆主宰之天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孔子所言之天为主宰之天;孟子所言之天,有时为主宰之天,有时为运命之天,有时为义理之天;荀子所言之天,则为自然之天……荀子之宇宙观,亦为自然主义的……“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皆自然之运行;其所以然之故,圣人不求知之也。“不求知天”,而但尽人力以“自求多福”。人力能“自求多福”,“能治天时地财而用之”(杨倞注语),此人之所以能与天地参也。故曰: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天论》)

此所谓“治天时地财而用之”也。

孟子言义理之天,以性为天之部分,此孟子言性善之形上学的根据也。荀子所言之天,是自然之天,其中并无道德的原理,与孟子异。其言性亦与孟子正相反对……“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性乃属于天者。天既自有其“常”,其中无理想,无道德的原理,则性中亦不能有道德的原理。道德乃人为的,即所谓伪也(按《荀子·礼论》云:“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人性虽恶,而人人可以为善。……孟子所谓性善,乃谓人性中本有善端,人即此善端,“扩而充之”,即为尧舜。荀子谓人之性恶,乃谓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但人性中虽无善端,但人却有相当之聪明才力。人有此才力,若告之以“父子之义”,“君臣之正”,则亦可学而能之。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既可积而致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先秦诸子选读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学参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