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文言虚词的用法

[03-13 06:18:47]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文言文复习   阅读:68281

概要: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品)?)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盔甲,向曹操投降呢?)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三)作语

文言虚词的用法,标签:文言文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品)?)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盔甲,向曹操投降呢?)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忠实的臣子,精壮的士兵,投置了锐利的兵器,而谁敢把他怎么样。)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他们这种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之别到底怎么样呢?)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刘邦大吃一惊,说:“怎样应付这件事呢?”)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能这样没见识!)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孩子你冷了吗?想吃饭了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会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普通人交往尚且互不欺骗,何况大国呢?)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计较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可是刘豫州在刚打败仗之后,怎能抗得住这个大难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只要君王(果真)很爱音乐,那么齐国就(治理得)差不多了)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圣人高明的缘故,愚人糊涂的缘故,大概是从这种情形产生的吧?)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现在逃跑也是死,揭杆起义也是死,一样是死,为国而死总可以吧?)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我失悔我的路向是根本走错,我停顿着又打算要路折回头)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出门连车也没有!)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乎:于)(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于欣赏山水的乐趣。)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算晚了。)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捕蛇者说》) (我曾经对这句话怀疑过)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君子爱好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多次反省)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原君》)(乎:对于)(也不怪他将天下看成是私有的了)
⑦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论语》) (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虚词的用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