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文言虚词的用法

[03-13 06:18:47]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文言文复习   阅读:68281

概要: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不这样,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疲弱的士兵被骑兵践踏,陷在泥中,死的很多。)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溅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缻。)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请献出赵国的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请让我给君王谈谈关于欣赏音乐的事吧)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对这件事怎么办呢?)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如姬向公子哭诉)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文言虚词的用法,标签:文言文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不这样,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疲弱的士兵被骑兵践踏,陷在泥中,死的很多。)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溅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缻。)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请献出赵国的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请让我给君王谈谈关于欣赏音乐的事吧)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对这件事怎么办呢?)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如姬向公子哭诉)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等到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身边走过。)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是宰割者(刀和案板),我们是被宰割者(鱼和肉),还告辞什么呢?)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况且放土石到哪里去呢?)
②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游黄山记》)(如果不是重来,怎么知道它如此奇丽呢?)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以便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得到一些老百姓的实情)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这五人的牺牲,距离现在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杀鸡哪里要用牛刀)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一个是不通晓断句,一个是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盘旋地、曲折地,密接如蜂房,回旋如水涡,不知矗立着几千万座。囷囷,jūn,曲折。矗:高耸。落:座、所,量词。)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是沛公的警卫官樊哙)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皇帝的宫车驰过,声如雷霆,使人骤然吃惊。)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灭亡秦国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古代的人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啊!)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呢?)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虚词的用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