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文言虚词的用法

[03-13 06:18:47]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文言文复习   阅读:68281

概要:【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柳宗元)(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所辱没,这是为什么呢?) 15.【与】(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见面。)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2。给,替。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和徐公比较谁相貌好?)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他的实际数目要多到百倍)(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文言虚词的用法,标签:文言文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柳宗元)(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所辱没,这是为什么呢?)

15.【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见面。)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2。给,替。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和徐公比较谁相貌好?)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他的实际数目要多到百倍)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于是(有人)送给他一只生猪腿)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秦王嬴政却不帮助五国啊)
3.对付。
①庞暖易与耳。(《燕召公世家》) (庞暖容易对付)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论语》)我赞同点(点,人名)的主张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翟方进传》) (早上犯错误晚上就改正,君子赞许他)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沛公说:“你跟他谁大谁小?”)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比较,谁美?)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起来拯救自己)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与其杀了这个小孩,还不如卖了他)

16.【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项王说:“壮士!赐给他一杯酒。”于是(有人)给了他一大杯酒。)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政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的威胁和外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招致灭亡)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假如)过去我不干这件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就值得羞耻,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
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就决不吃)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虚词的用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