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后感» 正文

《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后感

[10-21 00:53:5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79

概要:《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后感 1、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比喻句。 4、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 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 感知主要内容的. (3) 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 (4)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

《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后感,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后感 

1、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比喻句。

4、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 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 感知主要内容的.

(3) 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

(4)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 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

2.讲读.

3 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己的话说一说.

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

7 “诗篇”“不朽”有哪 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

诗歌,这里为何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8“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9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0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1.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2、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3、指名读, 生评议.

 14 、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3、做一名小导游。向游客(学生)介绍一下长城和运河的情况。

板书设计:

长城 和 运河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人间奇迹

教后感:课的开头我和学生共同回忆我国古代辉煌的历史,特别是古代伟大的工程。如:故宫、圆明园、运河等,由此导入新课。在指导朗读课文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了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这时再让学生读出应有和自豪来。在听读的过程中还启发学生能从别人的朗读中听出感情。
 
《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教案及教后感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老师读课文,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下面的三句话的不同: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句话读懂了什么?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

[1] [2]  下一页


Tag: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