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

[10-21 00:57:1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83

概要:。所以,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分割、重组与整合,将课文内容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乐“学”不疲。)四、追根溯源,感召生命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139页,对话追问:既然不能正面劝阻,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谈谈各自的看法。自由朗读课文。1、说说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怎样?2、出示: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3、“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少年是怎样“讲”的,反问,是一种简单的讲吗?(少年的“巧劝”究竟“巧”在哪儿?而使那位固执的吴王最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读课文2—11自然段。圈画出相关的内容。4、交流:(1)、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并想想少年说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是指?(2)、赏读:“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填空C、D内容)A、蝉的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B、螳螂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所以,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分割、重组与整合,将课文内容变成学生乐于接受

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乐“学”不疲。)

四、追根溯源,感召生命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139页,对话追问:既然不能正面劝阻,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谈谈各自的看法。

自由朗读课文。

1、说说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怎样?

2、出示: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

念头。

3、“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少年是怎样“讲”的,反问,是一种简单的讲吗?(少年的“巧劝”究竟

“巧”在哪儿?而使那位固执的吴王最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读课文2—11自然段。圈画出相

关的内容。

4、交流:

(1)、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并想想少年说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是指?

(2)、赏读:“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

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填空C、D内容)

A、蝉的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B、螳螂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C、黄雀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D、吴王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3)、出示《春秋列国图》,联系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看,假如你是吴王,你从中

明白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打消念头)

(4)、什么是恍然大悟,“悟”又是什么意思,你有恍然大悟的体验吗?说说看。(指导造句)

(5)、想一想:吴王从中“悟”到了什么?你从中“悟”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下你“悟”到的东

西。

(设计意图:课堂上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感悟,不能只停留在文

本的表面。让学生观察《春秋列国图》、联系螳螂捕蝉的故事,分角色并加上动作创造性地朗读,这

样,学生自然“感”得多,“悟”得深。)

五、通读全文,整体建构

读后,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一下吴王和少年。

吴王:(1)固执 、(2)知错就改 (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看待。)
  少年: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

,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整体建构的过程,教学中应不断的为学生创设通读全文,整

体感悟的机会,给学生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感性认识。)

六、拓展延伸,迁移内化(作业设计)

自由朗读课外阅读材料《喜鹊搬家》。

喜鹊很聪明,新年刚刚来临,它就预料到今年多风,特别是春秋季节,风会刮得异常猛烈。它忙碌了

好几天,终于把自己原来筑在树顶上鹊窝搬到下面的枝丫上来了。这一来,大风不可能把它的鹊窝吹

落了,但是,别的灾难却接连不断,喜鹊离地面太近了,大人经过这里,伸手就把小喜鹊摸走了,小

孩子经过这里,也用竹竿挑窝里的鹊蛋。聪明的喜鹊只知道防备近患,却忘了防备远难。

1、交流读书体会,想想喜鹊的“远难”是,“近患”是?

2、面对这种情形,你怎样教育喜鹊,请说说你的做法。

3、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人或事呢?如果有,请你想想怎样劝?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只有回到生活中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

点燃学习语文的“火种”,碰撞出学习语文的智慧与情感。)


板书设计:

 

           少年    黄雀在后   螳螂  捕   蝉

 

              秦国      诸侯国   吴王 攻打 楚国 

            (乘虚而入)

(发表在2008年第一期《小学教学参考》)

 


 

上一页  [1] [2] 


Tag: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