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11» 正文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11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425

概要:⒀7月22日0点15分,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进入预定轨道。⒁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⒂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阿波罗11号”飞船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⒃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3.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教师明确: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6)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5.朗读课文的1~2语段对登月事件及意义的概说,根据文章语言环境的提示,筛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要素。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6.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7.师生共同归结课文思路:文章采用“概括——评说”的结构方式:(板书)第一部分:概说登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11,标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7月22日0点15分,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进入预定轨道。

⒁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⒂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阿波罗11号”飞船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

3.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

教师明确: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6)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

5.朗读课文的1~2语段对登月事件及意义的概说,根据文章语言环境的提示,筛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要素。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6.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

7.师生共同归结课文思路:

文章采用“概括——评说”的结构方式:(板书)

第一部分: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

第一阶段:起飞   第二阶段:进军

第三阶段:登月   第四阶段:返航

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8.想像训练:

根据情况提示,展开想像,口头描述一个片断。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三、精读课文,研讨细节

1.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5、11语段,其他同学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明确:

富有吸引力的数字如“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等。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同时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

2. 找出文中议论性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表明观点或看法的句子即为议论性句子,具体句子略。)作用:起画龙点睛、深化理解的作用。

结合课文第4语段中的议论性语句和投影显示的内容讨论: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投影:

(1)这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般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这句话阐述的是事实,而“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则是对未来的希望。

(2)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氦3并运回地球,并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地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3.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

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

四、课堂小结

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转眼间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回眸历史,重温经典,在叹服人类用聪明才智谱写壮举的同时,月球的神秘仍然吸引着人类探索的脚步,精彩神话的创造就孕育在这坚实的探索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月球村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鲜活的现实,让我们共同祈祝人类未来更美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上一篇:《山市》教案14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11》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