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长江三日》课文说明

[02-27 13:26:2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阅读:68328

概要:一、关于刘白羽 刘白羽,现当代著名作家。1916年9月28日生,北京通州人。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党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部主任,新华社总社军事特派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顾问,《人民文学》主编等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第一、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一届代表、第七届委员。 刘白羽是现当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193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38年作为一个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青年作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从此矢志不渝地投身到改变民族和祖国命运的斗争中。半个多世纪来,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始终不渝地坚持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进而为社会主义、为人民写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60多年来共发表作品50余部400余万字,多种作品被译成英、俄、德、缅

《长江三日》课文说明,标签: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一、关于刘白羽

    刘白羽,现当代著名作家。1916年9月28日生,北京通州人。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党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部主任,新华社总社军事特派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顾问,《人民文学》主编等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第一、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一届代表、第七届委员。

    

    刘白羽是现当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193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38年作为一个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青年作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从此矢志不渝地投身到改变民族和祖国命运的斗争中。半个多世纪来,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始终不渝地坚持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进而为社会主义、为人民写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60多年来共发表作品50余部400余万字,多种作品被译成英、俄、德、缅甸等文种。《长江三日》《日出》等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学、大学教材。

    

    二、内容与结构

    本文采用了日记的形式,记述了作者于1960年11月17日到19日,乘“江津号自重庆坐船顺流东下至武汉,三天旅程中的所见所感。

    

    第一日首先摹写了一幅清淡的水墨画,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后激起的“云雾迷蒙”,引起了作者对古代诗人的无限遐思,并表达了夙愿能了的激动心情。接下来写了下午“天转开朗”之后长江两岸的“山峰”“苍松翠竹”“纤夫”等景物。然后文章重点描写了富有魅力的长江夜景,作者的笔下,江轮在前进,景色在变幻,思潮也在翻腾。“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思想油然而生:“我觉得这是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从惊涛骇浪之中寻到一条破浪前进的途径,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啊!我们的哲学是革命的哲学,我们的诗歌是战斗的诗歌,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生活是最美的生活。”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巧妙地将眼前之景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增强了这篇游记的思想性。

    

    第二日主要按船行时间的顺序和空间的推移来描绘三峡的奇险,景色的壮美。写瞿塘峡主要是用拟声绘色的方法,着重写了它“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像一道闸门”的特点。对巫峡的描写重点在云和峰,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新颖贴切。如写巫山第一峰,以“山如斧削”比喻其笔直挺立的姿态,因为它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站在巫峡口上,所以又说它“仿佛在招呼上游来的客人”。此外,用“巨大的惊叹号”比喻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的岩石,用“充满幽情的乐曲”比喻绿茸茸的草坂,等等,无不生动形象。西陵峡“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文章通过写乘船人的感觉,将行船时艰难或惊险的情形衬托出来。重点写了船经过泄滩、青滩、崆岭滩时的情景。如在崆岭滩,通过“江津号”抛锚停泊给上行的船只让路,“谁知竟等了那么久”,可想而知上行船只是如何小心翼翼的,反衬出水流的凶险。这部分的“看起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人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了”等语句同样蕴涵着丰厚的意蕴。

    

    第三日主要写了“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的清丽、开阔的景象。船驶出西陵峡后,江面顿时开阔:碧波雪浪,海鸥翩飞,水天柔和,江船宁静,可作家的心绪,却在翻涌,他完全沉浸在卢森堡的《狱中书简》之中,并被带到那艰苦而悲壮的斗争年代。“不论我到那儿,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会跟我同在。”这是一位革命者对光明的向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在作者笔下,长江三峡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色,同作家胸中汹涌澎湃的战斗激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因为它使我联想到我前天想到的‘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想象”等语句使作品充满着一种时代精神、战斗激情和英雄光彩。

    

    本文描写了长江两岸的绮丽风光,用“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思想贯穿全文。随着江轮的航进,奇峰、急流、险滩、暗礁、丽日、风雾在哲理的牵引下,按照作品感情发展的脉络,贯穿起来,挥洒自如地勾勒了这幅气势磅礴、神采盎然的山水长篇。浓密而又淡远、简约而又细腻,神情逼肖而又变幻多姿,充分表达出刘白羽散文的雄健浑厚、优美细腻的风格。

    

    三、关于文中的引用

    本文在写景之中引用了一些传说、民谣、诗文和典故,给文章增光添彩,开拓了思想境界,增加了文章的人文含量。文中引用的诗文不但有列宁、毛泽东、卢森堡等革命者的,还有古代诗人李白、杜甫、苏轼的。“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是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的结句,引在文中,与散文描写的“夜航”景色融合得天衣无缝,使文章增

    添了哲理性,从而凝聚出全文意境的焦点———“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又如在讲到“瞿塘峡口上,为三峡最险处”时,引用了杜甫的《夔州歌》和古歌谣,突出“险”,借以说明此处之险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公认。船行到秭归,文章引用了有关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些传说,至香溪,提到了为民族团结做过贡献的王昭君,这些历史人物使长江增色,自然也增添了人文内涵。

    

    作者借用这些引文,烘托了环境、抒发了感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整篇文章的格调相和谐。同时,还给人一种鲜明、生动的情趣,为作品增加了一层色调、一层诗意。



Tag: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长江三日》课文说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