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鹏之徙于南冥》教学参考» 正文

《鹏之徙于南冥》教学参考

[02-27 18:07:4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先秦诸子选读   阅读:68746

概要:文章到此为止,主要是说小跟大不同。其主要例证是大鹏与蝉、小鸠、斥构成的对比;冥灵、大椿跟朝菌、蟪蛄的对比,彭祖跟众人的对比,则是陪衬性的例证,目的在烘托大鹏与蝉、小鸠、斥。不过庄子说大鹏与蝉、小鸠以及斥的最终目的,则是要说明人的境界、气象、格局的问题。“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知效一官”者指才智可以授予一官之职的人,“效”意思是授予。“行比一乡”者指行为合乎一乡之人的人。“德合一君”者指德行合乎一国之君的人。“而征一国”者指能力取得一国信任的人,“而”通“能”,“征”乃争取之意(“而”理解为“能”,参阅郭庆藩《庄子集释》)。“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意思是说他们自己看待自己,也就像这蝉、小鸠、斥一样。换句话说,这几种人就境界、气象、格局而言,就好像跟大鹏鸟相比之下的蝉、小鸠以及斥。因此,“宋荣子犹然笑之”。宋荣子即宋钘、宋。“犹然”指舒适自得的样子。宋荣子看不上前面那几种人,他代表了更高的一种境界、气象和格局。在庄子看来,他最值得肯定的是:“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内”指自身

《鹏之徙于南冥》教学参考,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文章到此为止,主要是说小跟大不同。其主要例证是大鹏与蝉、小鸠、斥构成的对比;冥灵、大椿跟朝菌、蟪蛄的对比,彭祖跟众人的对比,则是陪衬性的例证,目的在烘托大鹏与蝉、小鸠、斥。不过庄子说大鹏与蝉、小鸠以及斥的最终目的,则是要说明人的境界、气象、格局的问题。“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知效一官”者指才智可以授予一官之职的人,“效”意思是授予。“行比一乡”者指行为合乎一乡之人的人。“德合一君”者指德行合乎一国之君的人。“而征一国”者指能力取得一国信任的人,“而”通“能”,“征”乃争取之意(“而”理解为“能”,参阅郭庆藩《庄子集释》)。“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意思是说他们自己看待自己,也就像这蝉、小鸠、斥一样。换句话说,这几种人就境界、气象、格局而言,就好像跟大鹏鸟相比之下的蝉、小鸠以及斥。因此,“宋荣子犹然笑之”。宋荣子即宋钘、宋。“犹然”指舒适自得的样子。宋荣子看不上前面那几种人,他代表了更高的一种境界、气象和格局。在庄子看来,他最值得肯定的是:“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内”指自身本性。“外”指外物,比如他人的赞美和责怪等。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人赞美他他却不会更加努力,世上所有人责怪他他却不会更加灰心,他认定了自身本性和外物的分别,分清了光荣和耻辱的界限。“斯已矣”意思是说就这为止了,宋荣子的境界、气象、格局不复超过上面的几点。简单说来,他的特点就是重本性、轻外物。惟其如此,“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宋荣子在人世间,不曾汲汲追求过什么,原因就是看淡了外物。然而,宋荣子并不足以代表最高的境界、气象和格局。所以庄子说:“虽然,犹有未树也。”意思是说,虽然这样,宋荣子仍然有未曾树立的德行。庄子认为境界、气象、格局比他更高一筹的是列子:“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御风”就是乘风、驾风。“泠然”指轻妙的样子。“旬有五日”即十五天,十日为旬。“致福”就是求福,“致”的意思是求取、获得。列子乘风行走,轻妙极了,过了十五天才回来。他对于求福这件事,从不曾很迫切。连福都不刻意营求,可见他对外物看得更淡了。然而,这还不是最高的境界、气象和格局:“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这样乘风而行虽然免于行走,仍然有所依靠,他没有风就不得行。“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若夫”一词常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天地”乃是万物的总名。“正”指本性。“御六气之辩”指使用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在庄子看来,这就是最高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了:利用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利用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而游于没有止境的宇宙当中。庄子说:“彼且恶乎待哉!”──这样的人,他还依赖什么呢!列子乘御的只是风,庄子说他境界、气象、格局有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者则是无所不乘无所不御,何以竟得到庄子的推扬呢?其中的道理,正如郭象所说:“非风则不得行,斯必有待也,唯无所不乘者无待耳。”(参见郭庆藩《庄子集释》)具备这种最高境界、气象、格局的人,跟天地万物、阴阳大化、道合而为一了。他那里没有自己,没有世俗的事功,没有世俗的声名,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神人”“圣人”名号不同,实质上则是一样的,指具备最高境界、气象、格局的人。成玄英在疏中说:“至言其体,神言其用,圣言其名……其实一也。”(参见郭庆藩《庄子集释》)“无己”就是不偏执于自己,“无功”就是不追求事功,“无名”就是不追求声名。这样的至人、神人或圣人,与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相比,就好比是跟蝉、小鸠以及斥相比的大鹏。庄子认为,人应该不断地向着这个最高的境界、气象和格局追求。除此之外,不要说那些“知效一官”者,就连宋荣子、列御寇等人都不在话下。

接下来,庄子分别解释什么是“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他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还是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寓言。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是尧时候的高士。“浸灌”即灌溉。“尸之”比喻居天子之位而无所事事;“尸”本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这里用作动词,指在其位而无所作为。尧对许由说:“太阳月亮出来了,可火把却不熄灭,它要想发光,不也太难了吗!合时宜的雨下来了,却还要去灌溉,这对于润泽庄稼来说,不也太辛劳了吗!先生立为天子天下就会治理得好,可我还占着这个位置,我自觉心里不安。请让我把天下交还给您。”且看许由如何回答:“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他的意思是说,您做天子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可是我还代替您做天子,难道我将为了名声这样做吗?名声只不过是实事的从属、派生的东西,难道我将为了从属、派生的名声去做天子吗?对庄子来说,世俗的名就这样毫无意义。而如果考虑事实,那会怎么样呢?“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鹪鹩是一种善于唱歌的小鸟。偃鼠即鼹鼠,也就是田鼠。深林里树枝不计其数,但是鹪鹩在里面筑巢,有一个树枝足矣,其余的树枝对它没有意义;河里流水很多,但是田鼠到那里喝水,喝满肚子足矣,其余的水对它没有意义。天下很大,但其实绝大部分对自己都没有意义。您还是回去歇着吧天子,天下我用不着!这是说即便考虑事实,也不会接受天下。许由最后说:“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庖人”是周礼官名,天官之属,掌膳食,泛指厨师。“祝”指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樽俎”代指主祭者的职守;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俎是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常陈设牛羊肉等等。庖人即便不下厨,主祭的人也不会越过自己的职守来代替他。这是一个比喻,意思是说,自己跟尧各有自己应该干的事,即便尧不干他应该干的事,自己也不会去代替他。这一个寓言,主旨是“圣人无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先秦诸子选读
》《《鹏之徙于南冥》教学参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