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词五首》讲学稿(学案)» 正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词五首》讲学稿(学案)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90

概要:3、两首词情景文融,有独特的意境美。夕阳有情,流水有意,是心灵的抚慰;风停花谢尘留香,是伤春,更是伤己。人景情水乳交融。4. 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六、布置作业1、背诵这两首词,预习其它三首。2、拓展延伸:熟记下面写愁的诗句,并选择其中一两句说明其特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离恨恰如春,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试问闲愁都几许?—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只载—船离恨向西洲。”(苏轼《虞美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妙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词五首》讲学稿(学案),标签: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3、两首词情景文融,有独特的意境美。夕阳有情,流水有意,是心灵的抚慰;风停花谢尘留香,是伤春,更是伤己。人景情水乳交融。

4. 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预习其它三首。

2、拓展延伸:熟记下面写愁的诗句,并选择其中一两句说明其特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江春水向东流。”(李 煜《虞美人》)

“离恨恰如春,更行更远还生。”(李 煜《清平乐》)

“飞红万点愁如海。”(秦 观《千秋岁》)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 观《江城子》)

“试问闲愁都几许?—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 铸《青玉案》)

“只载—船离恨向西洲。”(苏 轼《虞美人》)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 白)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妙处:                                                                                    

                                                                                            

第 二 课 时

主要内容   

欣赏《江城子》《破阵子》。诵读理解词意,体味词情;比较了解豪放词的特点;欣赏阅读,品味豪放词风。

一、检查学习情况(背诵默写)

二、教读《江城子》

1.作者、背景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这是作者于1074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2.朗读,把握大意

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3.默读,结合注释,说说“亲射虎”“遣冯唐”“ 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射到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借此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4.精读,合作探究(形象分析):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词人是如何塑造这个形象的?

《江城子》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上阕:威武雄壮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下阕:豪放不羁的英雄;豪情洋溢的壮志:“鬃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三、阅读《破阵子》  

1.作者及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2.朗读,概括词的意思,体会豪壮中蕴涵的深沉与悲凉。

文章大意: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想起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3.默读理解:词上阕所写的内容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还是对理想境界的展望?       

答:本词中的境界是以梦的形式展现的一种理想境界,这里有作者的生活体验,但更是一种美好愿望的表现,刻画一个立功疆场的将军形象,正是现实中被迫闲置、报国无门的曲折反映。

4.精读,讨论探究www.88haoxue.com88haoxue.com

(1)“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请体味这首词的“壮”是怎样体现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词五首》讲学稿(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