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元日》课堂教案设计 24、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元日》。2、 学会3个生字。理解诗中重点的词义,了解诗句主要意思。 3、 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感悟“诗言志”的表达方法,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4、 学会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凭借信息,自主学习。课堂教案设计:一、总体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学过很多古诗,这些千古绝句让我们动情,令我们落泪,催我们奋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24课,品读第一首诗。齐读课题。二、学习《元日》。(一)谈话导入,读通诗歌。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你的眼前,这些声音映入你耳朵,你想到了什么?(恭贺新禧、鞭炮连天、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放爆竹声) ——过春节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呀?2、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元日》。(板书)读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记下来)“元日”就是?古人认为它是岁之元(一年的开头)、月之元(一月的开头)、时之元(一天的开头),故又称“三元”。刚刚我们解释了古诗的题目,解诗题(板书),再
《元日》课堂教案设计,标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元日》课堂教案设计
24、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元日》。
2、 学会3个生字。理解诗中重点的词义,了解诗句主要意思。
3、 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感悟“诗言志”的表达方法,初步掌
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4、 学会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凭借信息,自主学习。
课堂教案设计:
一、总体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学过很多古诗,这些千古绝句让我们动情,令我
们落泪,催我们奋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24课,品读第一首诗。齐读
课题。
二、学习《元日》。
(一)谈话导入,读通诗歌。
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你的眼前,这些声音映入你耳朵,你想到了
什么?(恭贺新禧、鞭炮连天、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
洋)(放爆竹声) ——过春节
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呀?
2、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元日》。(板书)读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记下来)
“元日”就是?古人认为它是岁之元(一年的开头)、月之元(一月的开头)
、时之元(一天的开头),故又称“三元”。刚刚我们解释了古诗的题目,
解诗题(板书),再读课题。
3、课前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谁愿意给我们读读这首诗?(相机解决字音
、字形和部分字义的问题。) 板书:“符”字,注意是“竹”头 齐
读。
(二)品词析句,体悟诗情。
1、古人到底是怎样过春节的呢?反复吟诵诗句
(1)放爆竹: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
(引)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时刻,新旧更
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板书)。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
啊!怎么能不快乐呢?读。
这一夜,到处都是“咚咚锵锵”、“噼噼啪啪”的声音,多么热闹啊!谁
来读?(出示放爆竹的图片和声音)
五彩缤纷的烟火升上了天空,像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绽放,同学们的心情怎
样?谁来读?
闻,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置身在这样的
情景中,你的心情如何?谁来说说?是啊!一年之首,万象更新,多喜庆
啊!(齐读)
刚才我们一边读诗句,一边想意境,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到了万象更新
的喜庆。(想意境)板书
(2)饮屠苏:你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
孩子在网上找相关资料,浏览,默读,交流。
汇报。
(补)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唷,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
入
酒中,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第一
口酒!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看,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
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想来吟一吟这句诗?
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可是只有饮这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
有
诗为证:“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这正是因为新春开元,
年轻人又长了一岁,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新年里能有新
的作为!念一念。
(3)换桃符:看过吗?你们看: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
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像这样画上画,就可以避邪祈福。后来桃
符就逐步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春联。
我们书上的彩图中就有一幅春联。老师用简体字把它写出来了,你会读吗
?这可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春联!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
好的愿望。 让我们再读一遍。
后来人们用纸代替了桃板,就形成了像这样的春联,流传至今(出示)我
们学习知识要瞻前顾后,温故才能知新,温旧知(板书)我们再读一读上
节课学过的春联,你愿意读哪一副,同坐位的同学在下面读。 谁来给
咱们诵春联?
古人在春节时“总把——”, “桃”和 “符”指的都是?压缩省略,交
替使用,古诗的语言多么凝练!让我们诵一诵三四两句诗。你知道“曈曈
”是什么意思吗?我们要抓住字眼,才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抓字眼 明诗
意(板书)这个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板书:曈)看偏旁,跟什么有关
? “曈”(由暗渐明)——曈曈: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用两
个字。为什么呢?重叠使用,就是为了强调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看
,太阳渐渐升起,多么明亮!(出示图片)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在我们小
朋友身上,多么温暖!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出示图片)谁能把后两句连
上一篇:《元日》教学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