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正文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10-21 00:57:1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215

概要:(3)交流三个问题,指名读相应的内容。2、品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过渡:这一行行工整的隶字来得可真不容易呀!在此之前,司马迁曾几度想到过自杀,谁来读读这句话?(1)出示,指名读。(2)理解“悲愤交加”,指导读好句子。 “悲愤交加”是什么意思? 司马迁悲伤的是什么?愤怒的又是什么?(结合课前补充的阅读资料) “残生”是什么意思?司马迁为什么说他的生命是残生?此时的司马迁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交流) 是呀,皇帝如此是非不分,大臣如此薄情寡义,刑法如此残酷,世道如此黑暗…司马迁怎能不(引读) 此时的司马迁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悲愤欲绝 痛不欲生 生不如死 心灰意冷……) 把你们的感受放到句子中去,再来读读这一句话。3、品读: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过渡:司马迁是这样想的,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1)出示这段话。自己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写了几层意思。(出示“/”)(2)品读第一层。指名读第一层。谁知道这句话是用什么方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3)交流三个问题,指名读相应的内容。

2、品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过渡:这一行行工整的隶字来得可真不容易呀!在此之前,司马迁曾几度想到过自杀,谁来读读这句话?

(1)出示,指名读。

(2)理解“悲愤交加”,指导读好句子。

  “悲愤交加”是什么意思?

   司马迁悲伤的是什么?愤怒的又是什么?(结合课前补充的阅读资料)

   “残生”是什么意思?司马迁为什么说他的生命是残生?

此时的司马迁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交流)

   是呀,皇帝如此是非不分,大臣如此薄情寡义,刑法如此残酷,世道如此黑暗…司马迁怎能不(引读)

   此时的司马迁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悲愤欲绝  痛不欲生  生不如死  心灰意冷……)

   把你们的感受放到句子中去,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3、品读: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过渡:司马迁是这样想的,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

(1)出示这段话。

自己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写了几层意思。(出示“/”)

(2)品读第一层。

指名读第一层。

谁知道这句话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对比  比较)

出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   )不同,有的人死的(   )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   )比鸿毛还轻。

将“价值”或“意义”带进去读一读。

同学们,司马迁不愧是有名的文学家,他巧妙地用“泰山”和“鸿毛”作比,写出人死的两种绝对不同的价值,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齐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出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齐读)

   (3)品读第二层。

过渡:既然人死的价值有轻重不同,那司马迁是如何选择的呢?

出示: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这样死”指什么?

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4)第三层。

出示:我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从这两个感叹句中你们有体会到什么?

你能把这种坚定的信念读出来吗?(生读)

三、再读一、二自然段,回溯“发愤”的缘由。

从起初的悲愤欲绝到后来的发愤著书,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司马迁?再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原因。

1、再读一、二小节,边读边思。

2、交流,出示。

(1)古代英雄的故事    所以(引读)

(2)父亲临终的嘱托    所以(引读)

(3)自己多年的努力    所以(引读)

3、当他身陷牢笼,有口难辩的时候,他只能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

齐读: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4、提问:从这时候开始,司马迁就一心开始写《史记》,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了吗?

5、提问:你从哪儿读出来的?交流。

四、品读描写行动的语句,感受不屈的精神。

1、出示: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用心读一读这段话,读进字里行间,哪些字、哪些词牵动了你的心?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尽力”说明想控制很艰难,很痛苦。

“埋”说明在尽力控制,而且很深。

可以换成“藏”“压”“关”吗?

看着这个字,想象着用土一层一层地覆盖,深深地“埋”,你的心情怎样?(压抑、痛苦、难受、沉重……)

(2)看图片,听音乐,想像司马迁强埋这种备悲愤的的心理活动,练习写话。

出示:写着写着,痛苦与耻辱又一次涌上司马迁的心头,他愤然摔下笔,踱到狱窗前,望望窗外,仰天长叹。此时,他仿佛看到了……听到了……于是,再一次拿起笔,继续写了起来。

(3)指名读,读出沉重、压抑感。

(指导朗读)

就这样,他一写就是13年,13年,4700多个日日夜夜呀!这期间死亡的威胁,精神的摧残,人格的剥夺,一切的一切都不能动摇司马迁的信念。此时,这一行行隶字仅仅是用墨在写吗?还用什么在写?(用血、泪、生命……)

   2、出示: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1)让我们带着感动和敬佩之情读一读这句话,让我们用心感悟这一段看似普通的文字后所蕴含的艰辛与努力吧!

鲁迅先生在读完《史记》后,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都是中华文学史上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度。

7、此刻,你对司马迁的 “残生”之年有什么评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