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学与问》精彩教案

[11-12 17:20:2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69

概要:《学与问》精彩教案 上个星期为全区的六年级语文教师上了一堂语文实践活动课《学与问》。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但是在教研员范老师的指导下,在教研组同事的出谋划策下,将这篇原本枯燥的议论文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学与问》精彩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3、探索问的方法,激发学生问的意识。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认识他吗?哥白尼 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对他你还有什么了解他?(那谁知道日心说?是啊在哥白尼之前,人们所信奉的都是地心说,坚实的大地是运动的这一点在古代是令人非常难以接受的,而哥白尼在1543提出了日心说,在几百年前就有这样的发现实在是极为了不起)认识他吗?沈括 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对他你还有什么了解?(沈括可说是一个科学通才,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所著的《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2、想成为像他

《学与问》精彩教案,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学与问》精彩教案

      上个星期为全区的六年级语文教师上了一堂语文实践活动课《学与问》。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但是在教研员范老师的指导下,在教研组同事的出谋划策下,将这篇原本枯燥的议论文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学与问》精彩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3、探索问的方法,激发学生问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认识他吗?哥白尼 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对他你还有什么了解他?(那谁知道日心说?是啊在哥白尼之前,人们所信奉的都是地心说,坚实的大地是运动的这一点在古代是令人非常难以接受的,而哥白尼在1543提出了日心说,在几百年前就有这样的发现实在是极为了不起)

认识他吗?沈括  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对他你还有什么了解?(沈括可说是一个科学通才,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所著的《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2、想成为像他们一样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吗?(想)今天老师就送给大家能打开知识大门的妙计,这妙计就在这锦囊中。谁想要?

3、师:谁先来读一读其中的妙计?

出示:
问号是开辟一切科学的钥匙。——巴尔扎克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4、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这几条妙计,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要想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就必须要勤学好问。)
相机板书:(勤学    好问)

二、            精讲第四小节

1、那你们现在知道学是什么意思?(勤学 好好学习)

2、问呢?(好问)

3、那现在老师在中间加了“与”字,你又知道了什么?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4、我们全班来读一遍。

三、精读课文,寻找妙计,理解实践

这篇课文中,也能找到一些有助于我们学习的妙计?去画一画,找一条你最喜欢的写在彩纸上。谁想上来写一写,(找最快的)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一写。按顺序放在黑板上。

(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2、“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3、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4、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5、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6、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

(1)    我请人来读一读,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2)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你读懂了些什么?

(我读懂了问是极其重要的,问能让我们获得知识,取得成功。)

(3)    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①你们懂这句话的意思吗?(懂)当真懂了

②那我们现在就找一个平常的事物(在平常事物字下画勾)来试一试看,能不能发现问题,这个事物在平常不过了吧。看到它你想说些什么?

(这是什么?(苹果)有没有想说的?这是中国的?这个苹果还烂了?

听了三个问题,你们觉得哪个问题最好?所以啊,我们还要善问<相机板书:善问>,接着问。这是什么国家的?如果把它放在我们国家的土壤里会是什么样的?生产在什么庄园里?它什么时候来到中国的?)

③很好,你们正会观察,这就叫作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老师告诉你们,其实这是蛇果,果实呈圆锥形,颜色较红。果肉微脆,较甜。看来只要我们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就会有收获。所以我们说问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这个妙计理解得非常好,接着读。

(4)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①理解这句话了吗?真理解了?那我们就来试试看,怎么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老师请大家看几副图片,仔细观察,你都有什么问题?

②现在请你们四人为一小组,选择一幅图,仔细观察,细细思考,你有哪些疑问?

[1] [2]  下一页


Tag: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学与问》精彩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