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7 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分裂天下而威海内,封立王侯8 宾语 县中从者得二万人;故因环封三县 县中从之者得二万人;故因环封之三县9 遂将五诸侯灭秦 遂将五诸侯兵灭秦10 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王秦降将以距塞汉道11 状语 项梁杀人 梁尝杀人12 欲距项梁 欲以距梁13 为高俎;以兵属项梁 乃为高俎;乃以其兵属梁14 东至睢阳;怨王侯叛己 而东至睢阳;而怨王侯畔己15 江西皆反 方今江西皆反秦16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已渡,皆沈船,破釜甑17 击楚军 夜衔枚击楚18 以故不封 以故不得封19 定语 以兵属项梁;何兴之暴也;黥布、蒲將军亦以兵属焉 乃以其兵属梁;何其兴之暴也;英布、蒲將军亦以其兵属焉20 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 瑕丘公申阳者,张耳嬖臣也21 王九郡 王梁、楚地九郡22 补语 我何面目见之;百姓岂有归心 我何面目见之
《史记》《汉书》项羽传比较研究,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8 宾语 县中从者得二万人;故因环封三县 县中从之者得二万人;故因环封之三县
9 遂将五诸侯灭秦 遂将五诸侯兵灭秦
10 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王秦降将以距塞汉道
11 状语 项梁杀人 梁尝杀人
12 欲距项梁 欲以距梁
13 为高俎;以兵属项梁 乃为高俎;乃以其兵属梁
14 东至睢阳;怨王侯叛己 而东至睢阳;而怨王侯畔己
15 江西皆反 方今江西皆反秦
16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已渡,皆沈船,破釜甑
17 击楚军 夜衔枚击楚
18 以故不封 以故不得封
19 定语 以兵属项梁;何兴之暴也;黥布、蒲將军亦以兵属焉 乃以其兵属梁;何其兴之暴也;英布、蒲將军亦以其兵属焉
20 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 瑕丘公申阳者,张耳嬖臣也
21 王九郡 王梁、楚地九郡
22 补语 我何面目见之;百姓岂有归心 我何面目见之哉;百姓岂有所归心哉
23 学万人敌 学万人敌耳
24 非社稷之臣;吾知公长者 非社稷之臣也;非社稷之臣也
第2、6项,《汉书》于句中增加动词,补足句中所缺的谓语。“去”意为“离开” ,则《史记》标点应为:“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汉书》增句末“去”字,文意滞涩。3、4、5、7项,《汉书》在《史记》原句的动词上增加同义词,使得谓语由单个动词变为并列短语,如“拔起”、“斩杀”、“封立”等,使句式变得整齐。此外第7项还增加了谓语短语“威海内”,为原句所无,增补传文内容。第8项增加宾语“之”,9、10项增加宾语中心词。11、12项《汉书》为句中增加状语“尝”、“以”,13、14、15、16、17、18补足状语。《汉书》将“项梁杀人”改为“梁尝杀人”,增添了叙事感。13、14项在句首增加语气助词“乃”、“而”;15项增加时间状语,17项增加章邯击楚方式:“夜衔枚”,18项增作“不得封”,皆有完善句意,补足史实之用。
19项于句中增加定语“其”,21项亦增加“梁、楚地”三字,20项增加定语中心词“公”字。22、23、24项即《汉书》于句后增加语气词“哉”、“耳”、“也”,可见《汉书》不仅删去《史记》中语气词,亦有增加者。
⑵、《汉书》增改《史记》传文内容者:
“籍长八尺余”,《汉书》作“籍长八尺二寸”,将约数改为确数,力求精准,增强读者对项羽身长的印象。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以此奇籍。”《汉书》:“籍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以此奇籍。”《汉书》增“奇其意”,使下文“梁以此奇籍”于理不通。或曰先奇其意,再奇其人,则语意重复,不及《史记》叙事效果。《汉书》于“学万人敌”后增“耳”字,语气顿缓,不见项羽豪气和语气之果断。
“于是梁为会稽守”,《汉书》改作“梁为会稽将”,从下文“籍为裨将”来看,前文应交待主将,《汉书》为上。
“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汉书》作:“沛公与项羽去外黄,攻陈留”;“当此时”,《汉书》作:“当此之时”,如上表中《汉书》传文句中所增补语多是语气词相同,《汉书》在大量删去《史记》的虚词的同时亦增添了虚词,只是数量较少,在项籍传中约19例。
“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汉书》增作“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秦民失望。”“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汉书》作:“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汉书》将《史记》中的单句拆分为较工整相对的两个句子,是古文由散到骈的发展趋势的表现。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书》改作“于是引其骑因四隤山而为圜陈外向”,叙述较《史记》完备,不易引起误解。
⑶、时间、方位问题:
《汉书》常在事件前补明时间:如《史记•项羽本纪》:“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汉书》在句首补“秦二年”;《史记》:“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汉书》作:“秦三年,羽谓宋义曰:‘今秦军围矩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汉书》亦删去《史记》中的时间记载,如《史记》:“秦二世元年七月”,《汉书》略作:“秦二世元年”;“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汉书》作:“诸侯各就国。”《史记》:“汉之二年冬,项羽遂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汉书》省去时间“汉之二年冬”。《史记》:“春,汉王部五诸侯兵”,《汉书》:“汉王劫五诸侯兵”。《史记》:“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可见增删时间全依行文需要。
方位词亦然。如《史记》云“秦始皇帝游会稽”,《汉书》增作“秦始皇帝东游会稽”;“乃渡河击赵”、“救赵”,《汉书》作:“乃渡河北击赵”、“北救赵”。亦有去方位词者,《史记》:“项梁起东阿,西,比至定陶”,《汉书》去“西”字;“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汉书》略作:“羽乃屠咸阳”;“项羽遂北至城阳”,《汉书》:“羽至城阳”;《史记》:“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汉书》作:“羽乃从萧晨击汉军而东”。
3、句中字词简省者:
⑴、传文中再次出现的人物《汉书》多只称名而略去姓。《史记》称“黥布”两处 ,《汉书》均作“英布”,称姓名而非其别号。因为将陈、项二传改为列传,《汉书》将《史记》中多处“陈王”、“项王”改为“陈胜”、“羽”。亦有省略其称号者,如“成安君陈馀弃将印去”,《汉书》略作“陈馀弃将印去”;“而立齐将田都为齐王”,《汉书》作:“而立田都为齐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上一篇:公开课之七种武器(17页)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