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同步作文(通用)议论文素材大全» 正文

(通用)议论文素材大全

[10-21 00:03:4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同步作文   阅读:68823

概要:于谦可谓一生清白,两袖清风。周恩来照镜自勉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品德高尚,为世人所景仰。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他在青年读书时代,就在家中大立镜旁边,贴着他手书的警句:“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镜面前照一照。纵观周恩来同志的一生,他就是这样做的。溥儒不为名利所动溥儒,字心畲,著名书画家,清宫宗室。为人清室。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企图吞并整个中国,扶植亲日势力,其史溥伟贪图荣华富贵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成了日本刺刀下的傀儡。溥仪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诏书召见宗室,封爵,溥儒当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断然加以拒绝,隐居于西山为家,连字画也不卖,周围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畲,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国民党的国大代表,拒绝参加政治活动,以卖书画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3)理论论据[理论论据] 君子以反修德。《易经.寒卦》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语.儒行解》土无求于世,惟求无愧于世。

(通用)议论文素材大全,标签:同步作文教学,http://www.88haoxue.com

于谦可谓一生清白,两袖清风。
周恩来照镜自勉
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品德高尚,为世人所景仰。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他在青年读书时代,就在家中大立镜旁边,贴着他手书的警句:“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镜面前照一照。纵观周恩来同志的一生,他就是这样做的。
溥儒不为名利所动
溥儒,字心畲,著名书画家,清宫宗室。为人清室。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企图吞并整个中国,扶植亲日势力,其史溥伟贪图荣华富贵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成了日本刺刀下的傀儡。溥仪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诏书召见宗室,封爵,溥儒当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断然加以拒绝,隐居于西山为家,连字画也不卖,周围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畲,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国民党的国大代表,拒绝参加政治活动,以卖书画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3)理论论据

[理论论据]
君子以反修德。《易经.寒卦》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语.儒行解》
土无求于世,惟求无愧于世。明.何良俊《语林.语言下》
好名好利,均为失德。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
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晋.傅玄《傅子.正心篇》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汉书.司马迁传》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唐.元稹《元氏长庆集.酬别致用》
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冰心《春水》
养身者忘家,养志者志身。汉.韩婴《韩诗外传》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两翼。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修身以为弓,娇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汉.杨雄《法言.修身篇》
正直是道德的中心 [英] 赫胥黎《真正的和理想的大学》
造物给你美貌,也给你美好的德性;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 [英] 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一个人更有成效。希腊谚语
养身莫过于养性,养性莫过于养德。中国谚语
君子怀德,小人怀宝。中国谚语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法国谚语

爱真理和善良,不是为了求得报酬,而是为了真理和善良本身。 [俄] 别林斯基《文学的幻想》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
才智英敏者宜以问学摄其操,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明.洪应祖《菜根谈.修省》
止谤莫如修身。汉.徐干《中论.虚道》

10.读书

(1)引言

读书
有人说:“书是阶梯,书是船只,书是良药,书是营养,书是智慧,书是老师,书是遗训、忠千和命令》”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怎样评价,都不为过。可是,若不读或不会读,书有何用?朋友:你不仅要拥有书,爱书,而且要勤于读书,要学以致用,那才能充份体现书的价值。
在我们面前的是茫茫书海,巍巍书山。让我们在书海扬帆奋进,胜利达到彼岸;让我们在书山努力攀登,成功地登上顶峰!

(2)事实论据

宋濂的读书经历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代重臣,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一代礼乐,多由其裁定,著作宏富,主倏 《元史》、著有《宋学士文集》。
他幼年家贫,常借书苦读。在其《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叙述了自己苦读的经历:他细时就爱读书,可是家贫买不起书。就经常到有藏书人家借书,一借到书,就日以继夜地赶抄,即使在数九寒天,砚水结冰,手指冻僵,也不亭笔。他借书守信,按期归还,有书的有家才肯不断借书给他。
宋濂读书时,遇到疑难,自己不能解决时,他就长途跋涉到百里以外去寻访名师指教。逢严冬季节,他忍饥挨饿,顶风冒雪,穿过巨谷,爬上大山,两脚冻裂出一道道血口,仍继续寻访老师。宋濂十几年如一日刻苦读书,终于取得杰出成就。
蔡元培六十年读书如一日
蔡元培,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工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知识界的卓越越先驱。编著有《蔡元培先集》。
蔡元培从少年时代起,就勤于读书,百般天蚊虫多,晚上读书时把一双脚放在水桶里,避免蚊子叮咬,专心致志地读书。在他一生繁心工作和革命斗争中,从未停止过读书。他晚年回顾说:“自十余岁起……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
由于他一生读书不辍,因此,他知识渊博,被誉为“学界泰斗”。

三味书屋”的来历
鲁迅12岁进“三味书屋”私塾从寿镜吾先生读书。鲁迅先生后来曾著文《从百昔园到“三味书屋”》回忆这段经历。
三味书屋”原名叫“三余书屋”,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Tag:同步作文同步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同步作文
》《(通用)议论文素材大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