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贤才,国这宝也。《明通鉴》选举良才,为政之本。《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人才各有所长,不可偏弃。《宋史·刘拯传》天下多才,在所用之。《宋书·王僧达颜竣列传》任官唯贤才。《尚书·商书·咸有一德》事之成否,不独视其志愿,亦视其才略。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官得其才,鲜有败事。《资治通鉴·宋纪十》明扬仄陋,唯才是举。三国·曹操《求贤令》量才授职,财政成事举。唐·白居易《策林·审官》资格为用之害。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用人无疑,唯才所宜。《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邓小平拿破仑自己确实别具识人的慧眼,他所选用的人都是用得其才。 [德]歌德爱惜才华吧,保护那些才华修美的人物吧。文明民族啊,培养他们吧。 [法]卢梭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时常栽树。我们应该注意培养人才。 [法]约里奥·居里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德]歌德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 [法]罗曼·罗兰38.人生(1)引言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怎样度过短暂的人生?给永恒的人生应留下些什么?是每个人应该回
(通用)议论文素材大全,标签:同步作文教学,http://www.88haoxue.com38.人生
(1)引言
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怎样度过短暂的人生?给永恒的人生应留下些什么?是每个人应该回答的课题。
人生的道路固然有阳光、大道、花香,但也有险关、急流、冰霜。应该怎样走?
我们的前辈和同辈人中,已有人作出了正确答案,下列所选的材料,就是他们的答卷。
(2)事实论据
周恩来胸前的纪念章
周恩来总理生前,左胸前总是佩戴着一枚长方形的纪念章,无论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季节都一直佩戴着它。纪念章的右侧是毛泽东头像,左侧的中央是毛泽东手书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周总理一生,就是以这五个字为座右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人民的幸福未来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莎士比亚的人生理想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世界。”他以饱满的热情,写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作品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和社会矛盾。揭露
他给后世人们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
爱因斯坦谈人生
爱因斯坦曾
爱因斯坦还在其他场所,谈过他对人生的看法。他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还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他正是以忘我的精神从事科学研究,以杰出的科学成就贡献给人类。就在他将要走完人生尽头的时候,留下遗愿:死后遗体交给医学界作病理解剖,有益于后人。不发讣告,不举行追悼会,不要纪念碑,也不要坟墓。
(3)理论论据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革命烈士书信·徐玮〈遗书〉》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宋史·王信传》
长寿,不是为了赖活着。臧克家《迎春辞》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告子上》
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携手前进的,我觉得必不会有坟墓来葬了你。陈望道《关于恋爱》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鲁迅《空谈》
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革命烈士诗抄·黄治峰诗》
惟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给大家以幸福。鲁迅《黄花节的杂感》
“浮生如梦”的人,从这世界里拿去的很多,而给这世界的却很少。瞿秋白《杂文》
焚毁着自己的身体,当后来者光明的火炬。石评梅《爆竹声中的除夕》
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鲁迅《北京通信》
委曲求全的苟活决不是真正的生。郭沫若《战声》
人生的道路布满了荆棘,我所知的唯一办法是从荆棘中迅速通过。对自己的不幸想得越多,危害越大。
[法]伏尔泰
我爱生活,为了它的美好,我参加了斗争。 [捷]伏契克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致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 [英]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上一篇:话题作文“方向”写作指导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