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李白传》全文阅读» 正文

《李白传》全文阅读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806

概要: 作者: 凤莫忆 2005-6-22 11:22 回复此发言 3 《李白传》·初入长安 当李白从朱雀门大街往回走时,忽听得一阵马蹄声和车轮声,便见行人纷纷躲闪。他以为是什么贵人来了,也连忙靠边。红尘起处,几匹骏马簇拥着一辆锦缎铺垫的软车,飞驰而来。车上坐着一个年方弱冠的少年,头裹赤帻,上加金箍,身穿白罗绣衫,腰束翡翠丝带——打扮得好生标致!只见他仰头朝天,鼻子翘得高高的,好像呼出的气都要冲到半空里去了。“这是谁呢?”李白问路旁一个行人。行人却不言语,等到车马走远了,才说:“你看他头上不是长着大红冠子吗?”李白一想:“莫非他就是神鸡童贾昌!真个是‘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么?”但他心里还是不大相信。 直到华灯初上,李白才回到客店里。本来很想马上写几首诗把长安歌颂一番,但刚一构思,一个翘得很高的鼻子老是挡住他的思路。他想既然是歌颂帝京,还是以赋为宜,或用长篇歌行也行。那就等过几天把头等要紧事情办了再说吧。于是他从行箧里找出岳父给光禄卿许辅乾写的亲笔信来。 许辅乾是许员外的侄孙,应该算是李白的姻侄。但由于他是长房之后,年龄

《李白传》全文阅读,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作者: 凤莫忆  2005-6-22 11:22   回复此发言   
 
--------------------------------------------------------------------------------
 
3 《李白传》·初入长安 
 
  当李白从朱雀门大街往回走时,忽听得一阵马蹄声和车轮声,便见行人纷纷躲闪。他以为是什么贵人来了,也连忙靠边。红尘起处,几匹骏马簇拥着一辆锦缎铺垫的软车,飞驰而来。车上坐着一个年方弱冠的少年,头裹赤帻,上加金箍,身穿白罗绣衫,腰束翡翠丝带——打扮得好生标致!只见他仰头朝天,鼻子翘得高高的,好像呼出的气都要冲到半空里去了。“这是谁呢?”李白问路旁一个行人。行人却不言语,等到车马走远了,才说:“你看他头上不是长着大红冠子吗?”李白一想:“莫非他就是神鸡童贾昌!真个是‘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么?”但他心里还是不大相信。

  直到华灯初上,李白才回到客店里。本来很想马上写几首诗把长安歌颂一番,但刚一构思,一个翘得很高的鼻子老是挡住他的思路。他想既然是歌颂帝京,还是以赋为宜,或用长篇歌行也行。那就等过几天把头等要紧事情办了再说吧。于是他从行箧里找出岳父给光禄卿许辅乾写的亲笔信来。

  许辅乾是许员外的侄孙,应该算是李白的姻侄。但由于他是长房之后,年龄却比李白还大。光禄卿是给皇帝专管膳食的官员,可惜李白不是山珍海味,因此荐举一事还得转托别人。许辅乾看了他叔爷的来信后,叫李白先搬到家中来,待他忙过了这阵子再说。这阵子,他正忙着筹备千秋节,皇帝四十六岁诞辰的筵席。

  在许辅乾家等候干谒的日子,李白又瞻仰了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曲江池、慈恩寺塔等处胜迹。

  太极宫在长安城正面,又称“大内”。它的南门叫承天门。每逢国家大典,如改元、大赦、阅兵、受俘等,皇帝都要登上承天门举行“外朝”。宫内有太极殿,是皇帝接见群臣,处理朝政,举行“中期”的地方。宫内还有两仪殿,是皇帝召见少数大臣,商谈机密,举行“内朝”的地方。

  大明宫在长安城东北,又称“东内”。它的南门叫丹凤门。宫内有含元殿、麟德殿、金銮殿。太宗始建,高宗扩建,比原有的太极宫,更为高大雄伟,富丽堂皇。从高宗以后,皇帝举行“外朝”、“中朝”、“内朝”,就都在太明宫内了。

  兴庆宫在大明宫之南,又称“南内”。原是玄宗未登基以前的旧居,后来经过几度扩建而成。开元二年以后,玄宗就经常在这里居住和听政了。兴庆宫虽不如大明宫宏伟,但庭园之盛却有过而无不及。它的勤政务本楼紧靠春明门大街,千秋节“与民同乐”就在这个地方。有一年,还把大把大把地“开元通宝”往下撒哩!

  无论是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李白都只能在它们的宫墙外徘徊,在它们的宫门前远远地站下望望而已。他想总有一天,他会大摇大摆地通过这些禁卫森严的大门,进入到红墙以内,而把贾昌之流赶出去。

  曲江池在长安城的东南角上,秦汉时代就已经很有名。玄宗时又加以扩大,并专门开了一条大渠,把渠水引入池内。在原有的芙蓉和杨柳以外,又种了很多奇花异木,更使曲江池成了一个万紫千红的蓬莱胜境。但只有王公贵人可以随时来此行乐,新中的进士在及第以后可以来此游览一日。李白这时也只能在外面溜达溜达。他想:有朝一日,我当了宰相,一定向皇上建言,把这些地方统统开放,做到真正的与民同乐。

  慈恩寺塔,俗称大雁塔,在南城里,本是佛教寺院。玄奘法师在这里翻译过他从天竺国取回的佛经,后来也成了达官贵人游赏之地。但门禁不如上述几处地方森严,凡达宫贵人不来的日子,倒也通行无阻。李白运气还好,正遇开放,因为这大热天,好些达官贵人都到他们的离宫别馆避暑去了。李白先在寺院里转了一圈,然后来至塔下,看见塔下嵌着许多石碑,上面镌着历届及第进士的姓名。这就是“雁塔题名”。凡是新科进士及第以后,总有三件使他们终身难忘的得意事情:一是瞻仰“大内”,二是曲江赐宴,三就是雁塔题名。李白看着那一排排进士姓名,心里十分羡慕。但又转念一想:“这算什么?待我将来济苍生,安社稷,功成名就之后,上凌烟阁!”他少年时期所见过的木刻本,丹青妙手曹霸所画大唐开国功臣李靖等二十四人在凌烟阁上的图像,一个个英姿飒爽的样子,又在脑子里出现。他恍惚看到那上面第二十五个就是自己。

  最后,他登上塔顶。从塔顶的窗户望出去,好像身在九霄云,鸟儿反在下面飞着了。南望终南山,山色苍苍,积雪皑皑,宛如帝京天然屏障;东望骊山,绣岭蜿蜒,紫气缭绕,皇帝正在那里避暑的温泉宫就在那一片紫气祥云之中吧?西望原上,五陵松柏,郁郁葱葱,汉唐列祖列宗的陵墓就在那一片青蒙蒙的云霭之中吧?北望长安城就在跟前,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三大宫殿群在一望无际的树海之中,闪闪烁烁,或隐或现,正和太阳争辉斗艳。笔直的朱雀门大街,两旁的成百的里坊就像一畦畦整齐的花圃。“啊,,这重关复塞,固若金汤的千里京畿!这赫赫扬扬,威震遐迩的大唐王朝!我要为你赴汤蹈火,我要为你肝脑涂地,我要使你永葆青春。请你为我大开阊阖九门,让我展翅腾空!”李白在慈恩寺塔上心血沸腾,孕育着他的《帝京篇》,也许叫《皇都赋》,或者干脆叫《长安颂》。他佩服骆宾王的《帝京篇》,起得那样雄浑:“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却不懂为什么结尾却是那样衰飒:“已矣哉,归去来!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大概是武后朝不如现在,而现在是比秦皇汉武有过而无不及的开元盛世啊!

  总之,李白初到长安,目睹帝京文物之盛,心情舒畅,意气昂扬。一心以为,登朝入仕,指日可待。大展鸿图,就在不远。
 
 
 
 作者: 凤莫忆  2005-6-22 11:22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李白传》·初入长安 
 初入长安(二)

  光禄卿许辅乾忙于筹办千秋节的宴会,李白等了半个多月才又见到他。他给李白介绍了几位卿相的情况:开元初年的贤相姚崇、宋璟已经告老致仕。中书令萧嵩主管兵部,户部侍郎宇文融主管财政,显然找他们是不适宜的。左相源乾曜是有名的“署名宰相”,一向不管事,找他是无用的。中书侍郎裴光庭,虽兼吏部尚书,但彼此很少来往。只有右相张说比较熟悉,一向又爱推贤进士。三个儿子张均、张垍、张埱都能诗善文,特别是次子张垍,既是附马,又是从三品卫尉卿,擅长应制诗文,很得皇上宠爱。于是,他们就决定去拜访张说父子。但又等了半个月,许辅乾才抽出工夫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李白传》全文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