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李白传》全文阅读» 正文

《李白传》全文阅读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806

概要:“你老弟这一说,我还有什么不肯方便的呢?” “那我们就将足镣手铐给他松了吧。” …… 五月,李白在流放途中行抵江夏。江夏太守韦良宰是李白的故人,把李白留下来休息了两个月。 八月,李白在流放途中行抵汉阳,适与故人尚书郎张谓相遇。当地官吏又留他们盘桓月余。 九月,李白在流放途中行抵江陵。江陵郡郑判官和当地一些人士又留李白住了不少日子。 直到入冬以后,李白才上三峡。两岸的山,一天天高起来,起伏的山峦渐渐变成了壁立如削的悬崖。广阔的江面一天天窄起来,无边无际的青天渐渐变成一条线。到了黄牛山下,只见那高岩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船走了三天三夜,还望得见它们。所以旅客们编了一首歌谣:“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这峡中行船是何等的迟缓啊!是何等的艰难啊!真叫人把头发都愁白了。于是李白在舟中写了《上三峡》一诗: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千里峡江竟走了两个月,直到第二年开春,李白才到了夔州州治奉节——古白帝城。再往前去就要南下黔中道——古夜郎了。 李白站在白帝城头,百感

《李白传》全文阅读,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你老弟这一说,我还有什么不肯方便的呢?”

  “那我们就将足镣手铐给他松了吧。”

  ……

  五月,李白在流放途中行抵江夏。江夏太守韦良宰是李白的故人,把李白留下来休息了两个月。

  八月,李白在流放途中行抵汉阳,适与故人尚书郎张谓相遇。当地官吏又留他们盘桓月余。

  九月,李白在流放途中行抵江陵。江陵郡郑判官和当地一些人士又留李白住了不少日子。

  直到入冬以后,李白才上三峡。两岸的山,一天天高起来,起伏的山峦渐渐变成了壁立如削的悬崖。广阔的江面一天天窄起来,无边无际的青天渐渐变成一条线。到了黄牛山下,只见那高岩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船走了三天三夜,还望得见它们。所以旅客们编了一首歌谣:“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这峡中行船是何等的迟缓啊!是何等的艰难啊!真叫人把头发都愁白了。于是李白在舟中写了《上三峡》一诗: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千里峡江竟走了两个月,直到第二年开春,李白才到了夔州州治奉节——古白帝城。再往前去就要南下黔中道——古夜郎了。

  李白站在白帝城头,百感交集。他想起青年时代从这里出三峡,下长江,东游金陵与扬州……那时的大唐王朝光辉灿烂,欣欣向荣;自己也正是风华正茂,意气昂扬。可惜“开元之治”竟如昙花一现。后来国事日非,自己也每况愈下。再后来战乱一起来,社稷在风雨飘摇之中,苍生在水深火热之中,自己也陷于九死一生的境地。最后他吃惊地发现:他这一生的遭遇和大唐王朝的国运竟是如影之随形!
 
1 《李白传》·中兴梦 
 中兴梦


  李白回到江夏,正是杨花漫天的季节。

  漫天的杨花,一朵朵,一串串,那么轻盈,那么美妙,在空中飞舞,甚至飘到人眼前,使人忍不住伸手去扑,跑步去赶。

  长安、洛阳两京收复后,朝廷以为天下大定,就忙着上尊号,封功臣,享九庙,祭山川……几乎全是虚文浮套,居然装点出一片中兴气氛和太平景象。中书舍人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以及王维、岑参、杜甫等人的和诗,特别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佳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更把中兴幻影装点得煞有介事,把太平假像渲染得富丽堂皇。

  江夏是当时南方的政治中心,自然也是熙熙攘攘,一片繁忙。忙着欢庆中兴,歌舞升平;忙着攀龙附凤,登朝入阁。

  总而言之,当时朝野上下都在赶着中兴的杨花,李白自不例外。

  他在赠汉阳县令王某的一首诗中简直欣喜若狂。好像他马上就要启程赴京,再次待诏翰林了: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欲论文章。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他在江夏长史招待史郎中的筵席上作陪客时,竟然忘乎其形。把别人的一般客套应酬,当成是对他特加青睐,当场赋诗述志言怀:“涸辙思流水,浮云失旧居。”“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把自己比作涸辙之鲋,希望回到江河之中;把自己比成漂泊无依的浮云,希望重上九霄;甚至把自己比成北溟巨鱼,希望帮助他化为大鹏。李白只顾请托推荐,完全忘记主人找他来帮闲凑趣的事了。

  他在赠江夏太守韦良宰的长诗中,更是披肝沥胆,下笔不休。既历叙自己的生平事迹,又表白自己的赤胆忠心,还一再提起和韦太守故交深情,而最终是希望即将高升的韦太守在登朝去时能把他携带一下:“君登凤池去,勿弃贾生才。”后来他又参与了江夏官员们和社会人士们给韦太守立德政碑的活动,特地制作了一篇碑文,把韦太守的“德政”和大唐王朝的“中兴”都大肆歌颂了一番。“中京重睹于汉仪,列郡还闻于舜乐。”一连多日,他心里都在念叨着碑文中这两句警策。

  他在赠崔咨议的诗中,把自己比作天马,希望得到崔咨议的“剪拂”,还可以在“中兴”大道上驰骋。

  稍后,他又索性写了一首长达数十韵的《天马歌》,借以自况:这匹天马来自西域。背有虎纹,胁有龙骨。早上从幽燕出发,傍晚便到了吴越。岂止是日行千里,简直像闪电似的迅速。它曾经戴着黄金的络头,伴着“时龙”在天上飞驰,谁即使拥有如山的白璧也不敢买它。不料后来天马老了,竟沦落为拉盐车的牲口,在险峻的太行路上挣扎。眼看天色已晚了,血汗也快流干了。伯乐啊,你在哪里?快把它赎出来,献给穆天子吧!它在瑶池之上还可以婆娑起舞呢!——谁知这首诗写成后竟无人可赠。

  ………………

  春天过完了,夏天也过完了。李白除了陪着吃了一些浪酒闲茶外,唯一的收获就是韦太守临去时送他的一根嵌着一块碧玉的手杖。也许是这位故人推荐李白不遂,聊表安慰之意;也许是这位达官因李白为他撰了德政碑,而付给他的报酬。那块碧玉光滑而又冰凉,正好用它来熨一熨发热的前额。李白把头靠在那根碧玉杖上,沉思默想了半天,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报国有壮心,龙颜不回眷。西飞精卫鸟,东海何由填?……”他终于明白了:他这个刑余之人,要想实现报国的壮心,好比是精卫填海。

  杨花落尽,中兴梦碎。李白心中郁闷无可排遣,独自一人跑到鹦鹉洲去凭吊祢衡。他想起这位击鼓骂曹的狂士,恨不得自己也脱光膀子,大骂一通。但结果只写了一首曲里拐弯的小诗《鹦鹉洲怀祢衡》,心里仍然堵得发慌。

  幸好故人南陵县令韦冰因事路过江夏,邀了李白和其他几位友人泛舟赤壁,畅游了一日,痛饮了一番,李白才得以将多日郁结的愤懑尽情倾倒了出来。是时,夕阳西下,清风徐来。众人酒酣兴阑,船头箫管悄然无声。李白忽然引吭高吟,声惊四座。一首七言长句如江上奇峰突起,似江水滔滔而下。时而乱石崩云,时而惊涛裂岸。整个船只在随之荡漾沉浮,天地也为之回旋低昂。到了最后四句,李白近乎狂呼:“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同时扬袂顿足,舞将起来。吓得众人连忙把他抱住,恐他将一船人带到龙宫赴宴去。
 
 
 
 作者: 凤莫忆  2005-6-22 11:36   回复此发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李白传》全文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