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李白传》全文阅读» 正文

《李白传》全文阅读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806

概要:最后,在涪江边上,宾主握别时,客人特地叮咛说:“令郎非池中之物。”李客也不得不承认:“青莲乡对于他是太小了!” 于是,李白开始出游附近一些州县,游了绵州州治所在的巴西,又游了龙州州治所在的江油,还游了剑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 开元六年的春天,十八岁的李白,又出游梓州。梓州在绵州东南,坐涪江下水船,不消一日,便可到达。这里并没有通都大邑,也没有名山胜迹,吸引李白来游的,是一个叫赵蕤的人。 赵蕤,字太宾,住在梓州郪县城外的长平山上,人称“赵处士”。他年轻时是一个志在经国济世的人,曾经到过许多地方,还不止一次到东都洛阳去应试。但因屡试不第,便归卧山中,以著书立说自娱。最近,刚完成了他的专谈王霸之学的《长短经》。开元以来,虽然地方推荐,朝廷征召,他却已年过半百,而且多年以来过惯了闲散自在的生活,也就不想出去做官了。于是人们便改称他“赵征君”。 作者: 凤莫忆 2005-6-22 11:18 回复此发言 3 《李白传》·开元少年 李白拜见赵蕤之后,才知道这位老师不但学贯古今,而且好击剑任侠,生活也极其有趣。在他的山居中,养

《李白传》全文阅读,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最后,在涪江边上,宾主握别时,客人特地叮咛说:“令郎非池中之物。”李客也不得不承认:“青莲乡对于他是太小了!”

  于是,李白开始出游附近一些州县,游了绵州州治所在的巴西,又游了龙州州治所在的江油,还游了剑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

  开元六年的春天,十八岁的李白,又出游梓州。梓州在绵州东南,坐涪江下水船,不消一日,便可到达。这里并没有通都大邑,也没有名山胜迹,吸引李白来游的,是一个叫赵蕤的人。

  赵蕤,字太宾,住在梓州郪县城外的长平山上,人称“赵处士”。他年轻时是一个志在经国济世的人,曾经到过许多地方,还不止一次到东都洛阳去应试。但因屡试不第,便归卧山中,以著书立说自娱。最近,刚完成了他的专谈王霸之学的《长短经》。开元以来,虽然地方推荐,朝廷征召,他却已年过半百,而且多年以来过惯了闲散自在的生活,也就不想出去做官了。于是人们便改称他“赵征君”。
 
 
 
 作者: 凤莫忆  2005-6-22 11:18   回复此发言   
 
--------------------------------------------------------------------------------
 
3 《李白传》·开元少年 
 
  李白拜见赵蕤之后,才知道这位老师不但学贯古今,而且好击剑任侠,生活也极其有趣。在他的山居中,养着几乎上千只各种各样的鸟。除了会传信的鸽子,会说话的鹦鹉,会唱歌的画眉,会戏水的鸳鸯,会打架的鹌鹑……他还训养了几十只白羽、素冠、赤足、长尾的白鹇,而且给每一只都取了名字。他一叫谁的名字,谁就飞到他掌上来啄食。赵蕤的知识非常丰富,不仅前朝后代人物故事谈起来滔滔不绝;而且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以至麻衣神相,他也无不知晓。李白对这位学识渊博的老师敬佩得五体投地,赵蕤对这个负有不羁之才的弟子也十分赏识。赵蕤给李白悉心授以《长短经》,而李白也成了赵蕤驯养奇禽的得力助手。更兼闲时击剑为戏,闷时饮酒开怀,两师徒竟成了忘年之交。

  赵蕤的《长短经》共有六十三篇,合为十卷。上自“君德”“臣行”“王霸”,下至“是非”“通变”“相术”,旁及“出军”“练士”“教战”……都是博采诸子百家,结合历代史实,针对近世弊政而发。既是治平之道,又是立身之学。虽然其中并无平步青云的决窍,但李白从中确实学到不少辞章以外的学问。赵蕤的教学方法也和一般学校不同,不是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师生共同研讨。每日里师生二人,总是少不了纵谈古今盛衰治乱,品评历代杰出人物。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晏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高臣隆中,三顾始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隐居东山,啸傲林泉,起而安天下的谢安;善设奇谋诡计,为世排难解纷,而义不受赏的鲁仲连……更是他们共同仰慕,经常称道的对象。一年下来,这些人的名字和事迹深深印入李白心中,李白越发有了非凡的抱负和盖世的雄心。

  怎样才能实现这种雄心和抱负呢?赵蕤又以自己失败的教训现身说法。他对众人趋之若鹜的进士一科,嗤之为“赚人术”。他说:“时人都推重进士一科,谓之‘白衣公卿’。意思是说,凡由进士出身,便有位至公卿的前程。其实即使考上了也远非如此,而考进士之艰难,更是一言难尽。你听说过‘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话么?三十岁考上明经就算老了,五十岁考上进士还算小呢!多少人负有倜傥不羁之才,都为了考进士而把自己束缚起来,兢兢业业,循规蹈矩,焚膏继晷,兀兀穷年,最后老死在考场之中了事。因此曾有人编了这样两句话:‘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你说这考进士是不是‘赚人术’?我就是上了考进士的当,误了一生。”

  这一席话听得李白连连称“是”,越发坚定了不走科举一途的决心,便向老师请教科举以外的道路。赵蕤说道:“当今开元天子广开才路,诏命五品以上官吏皆可直接向朝廷荐举贤才。一旦得遇伯乐,便是你大展骥足之期。此外还有制举,制举者,天子以待非常之才也。一旦名闻京师,便是你平步青云之日。至于如何赢得荐举和制举呢?……”不等老师说完,李白便高声答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遍干诸侯,历抵卿相。”于是师徒二人相视而笑,便又痛饮一番。

  李白在离开梓州郪县长平山这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大鹏,展开遮天蔽日的翅膀,向着无边无际的太空飞去。

  ①昌明县,五代以后改为彰明县,解放后与江油县合并,今为四川江油县。
 
1 《李白传》·初试锋芒 
 初试锋芒

  开元八年(720),李白二十岁,初游成都。

  唐代的成都,不仅是益州的首府,而且是剑南道大都督府所在地。剑南道有三十多个州:北接陇右,南下岭南,西邻吐蕃,东至巴渝。岷江从岷山出来,分为内外二江,流经成都平原,好像腰间的两条玉带;峨眉耸峙在成都正南,拔地而起,好像摆在面前的一座屏风。正如晋代左思《蜀都赋》中描写的那样:“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沿途所亘,五千余里。”

  成都历史的悠久,仅次于长安。秦惠王灭蜀国,使张仪筑成都城,始置蜀郡。秦孝文王以李冰为太守,凿离堆,平水患,而收灌溉之利,于是蜀地沃野千里,号称“天府”。到了汉文帝时,以文翁为太守,开办学校,普及教育,改变了披发文身等蛮夷之风。文化繁荣,比于齐鲁。自是以后,人才辈出:司马相如以他的才华见赏于帝王,扬子云以他的渊博留名于青史,严君平以他的数术竟成为神话人物。

  蜀中气候温和,四季有不谢之花,八节有常青之草。山峦间松柏葱郁,川原里绿竹掩映,高大的楠木拂云蔽日,挺拔的棕榈摇曳生风。田间的桑柘和麦苗竞秀,城周的芙蓉与朝霞争辉。到了春天,柳色花光,直可和帝京秦川比美;到了夏天,荔枝龙眼,又富有南国风光;秋天里,桂子飘香千里;冬天里,桔柚在枝头挂着金黄的果实。

  这里不仅有奇花异果,而且还有珍禽怪兽。娇小的翡翠,灿烂的锦鸡,婉转的画眉,矫捷的猿猴,甚至还有昆明进贡来的孔雀,安南进贡来的犀象和猩猩。蜀国始祖望帝的精灵化成的杜鹃鸟,到了暮春季节,总是从午夜叫到天明:“快黄快割,快黄快割……”直叫得口中流血,化为满山红艳艳的杜鹃花。

  唐代的长安共有一百余坊,成都也有一百余坊。长安有东市和西市,成都也有东市和西市。成都的西市,又叫少城。少城就是小城,是城中之城。这里是商业和手工业荟萃的地区,大街夹着小巷,大铺连着小摊。货物像山峦一样重重叠叠,花样像星星一样数不胜数。这里不仅可以买到本地的土特产,而且还可以买到从长安、洛阳、金陵、扬州、越州、广州等各大城市来的外路货物。市场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不仅有西蜀的仕女,还有外地甚至西域来的商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李白传》全文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