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老了,老了,真是没有用了!”他叹息复叹息。“金陵也混不下去了,我到哪里去呢?”他思忖复思忖。“回到豫章去吗?怎忍心又加重负于宗璟。回到东鲁去吗?那里还在叛军铁蹄之下。回到西蜀去吗?东川节度兵马使段子璋正在作乱,攻陷绵州,自称梁王。……”李白想来想去,只好就近投靠当涂县令李阳冰。李阳冰官虽不大,却以篆书名闻天下。李白和他非亲非故,只是久闻其名。但因此时贫病交加,无处可去,也就权且把阳冰认成族叔,写了一首《献从叔当涂宰阳冰》作为见面礼。 作者: 凤莫忆 2005-6-22 11:37 回复此发言 3 《李白传》·日暮途穷 李阳冰热情的接待,使李白在穷途末路之际感到莫大的慰藉。但潜伏已久的腐胁疾终于使李白倒床了。阳冰不惜重金延医诊治,毕竟由于病已深沉,一时难见速效。自秋徂冬,李白淹卧病榻之上,眼看就快到年底了。 偏偏此时,李阳冰在当涂任期将满,必须在年底以前赴京述职,并听侯朝廷另行委派。 阳冰既不忍心离开病中的李白,又不敢误了朝廷期限,两难的处境使他踌躇多日。最后决定把宗氏和伯禽接到当涂来,在城外青山足下给李白安一个家,尽其所有留下
《李白传》全文阅读,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老了,老了,真是没有用了!”他叹息复叹息。“金陵也混不下去了,我到哪里去呢?”他思忖复思忖。“回到豫章去吗?怎忍心又加重负于宗璟。回到东鲁去吗?那里还在叛军铁蹄之下。回到西蜀去吗?东川节度兵马使段子璋正在作乱,攻陷绵州,自称梁王。……”李白想来想去,只好就近投靠当涂县令李阳冰。李阳冰官虽不大,却以篆书名闻天下。李白和他非亲非故,只是久闻其名。但因此时贫病交加,无处可去,也就权且把阳冰认成族叔,写了一首《献从叔当涂宰阳冰》作为见面礼。
作者: 凤莫忆 2005-6-22 11:37 回复此发言
--------------------------------------------------------------------------------
3 《李白传》·日暮途穷
李阳冰热情的接待,使李白在穷途末路之际感到莫大的慰藉。但潜伏已久的腐胁疾终于使李白倒床了。阳冰不惜重金延医诊治,毕竟由于病已深沉,一时难见速效。自秋徂冬,李白淹卧病榻之上,眼看就快到年底了。
偏偏此时,李阳冰在当涂任期将满,必须在年底以前赴京述职,并听侯朝廷另行委派。
阳冰既不忍心离开病中的李白,又不敢误了朝廷期限,两难的处境使他踌躇多日。最后决定把宗氏和伯禽接到当涂来,在城外青山足下给李白安一个家,尽其所有留下一笔生活费用,连同他价值千金的篆书多幅,并托当地门生故吏代为照应。一切安排妥当以后,他才来向李白辞行。
李阳冰仁至义尽,李白也没有什么客套话可说,抓住阳冰之手好一阵子,然后语重心长地将他的诗稿托付与阳冰,并对阳冰简单地谈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
李阳冰煞费苦心,再三斟酌。凡有干时忌之处,不得不使用曲笔,闪烁其辞。熬了三夜,才写成了《草堂集序》: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休,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将东归蓬莱,仍羽人,驾丹丘耳。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论《关睢》之义,始愧卜商;明《春秋》之辞,终惭杜预。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次日,在病榻之侧,阳冰把这篇序文从头到尾对李白念了一遍,病人微微颔首,枯槁的面容稍露欣慰之情。最后,两人洒泪而别。
1 《李白传》·千秋之谜
千秋之谜
李白的病,连金陵名医也为之束手;李白自己也以为势将不起;以致李阳冰在接受李白托付的诗稿时,感到是垂危的病人在交代后事。谁知次年正月,传来了安史之乱完全平定的消息,病魔便从李白身上节节败退。它不知道这副衰老而又卧病三月的躯体怎么会迸发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竟使它不得不松开魔爪,退避三舍。
早春时节,当涂青山上虽然还有少许残雪,但谢公池上已长出了青草,谢公亭下已绽开了迎春。山鸟阵阵欢鸣好像在呼唤着李白,恰好山麓的田家也准备了春酒前来邀请。李白便拄上拐杖欣然前往,游了谢朓在青山上留下的园亭,直到日暮才下山。半道上,远远就看见伯禽接他来了,于是吟成小诗一首:
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天地再清,李白却面临绝境。
李阳冰虽然尽其所有,但一个小小的县令又能有多少积蓄呢?偏偏他的价值千金的书法,在这米珠薪桂的年头,竟然一钱不值。
他只好在暮春时节出游宣城。宇文太守、李昭长史虽然早已他去,但新任的宣州刺史不是别人,恰是曾为永王倚重的大将季广琛。他如今又为朝廷倚重,不仅是宣州刺史,而且兼充浙西节度使。秉钺东南,威风凛凛,俨然南天一柱。李白试一投刺,季广琛居然接待了他。原来是节度副使刘某有功未叙,季广琛有意使他入朝,以待机缘,明天的饯别席上,正需要有人赋诗宠行。李白来得正巧,因此竟得成为季广琛的座上客。李白即席写了一首长达数十韵的《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满以为季广琛会像当年宇文太守和李昭长史那样,让他重又卜居敬亭山下。谁知酒筵一散,主人就派人送来了盘费,打发他走路。李白愣了半天,总算明白过来:大概是在筵席上,正当宾主觥筹交错,酒酣耳热,尽情欣赏清歌妙舞之时,他却情不自禁,吟了一首贤者处乱世,不得其志的《北门》诗:“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矣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这首诗当场大煞风景;何况季广琛本不准备留下李白,使他时时想起“附逆作乱”的旧事,所以当天就下了逐客令。
李白重游南陵,原来熟悉的常赞府也不在了。他只有一个人独自重游五松山,看见到处一片荒凉,已经不复有昔日的景色。幸好一个原来认识的姓荀的庄户人家,留他住了一夜。这家的老头已经下世了,只剩下母子二人,荀媪和荀七,相依为命。李白的到来使他们感到极大的欢喜,好像是远方的亲人回来了。李白的到来又使他们感到极大的辛酸,连一顿像样的饭菜也做不出来,酒更是一滴也没有。荀七只好到山下塘里去采了些菰蒲回来,剥出菰米,权当饭菜。这菰米虽是野生植物,只要舂净久煮,倒也滑溜可口,强似他们吃的糠菜。但做起来挺费事,得一粒一粒地剥,又得一遍一遍地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上一篇:《新城道中(其一)》教案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