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李白传》全文阅读» 正文

《李白传》全文阅读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806

概要:送走韦子春后,夫妻两人为此商量到半夜。宗氏还是她的老主意:宁愿和李白若糟糠,不教夫婿觅封侯。李白说道:“封侯事小,报国事大。社稷苍生在水深火热之中,我避居深山,心实难安。你难道还不知我这些日子心里有多痛苦么?”宗氏却以幽州之行为前车之鉴,埋怨李白虎口余生还不接受教训。李白却说:“幽州之行怎能和这次相提并论?‘制置’之诏乃朝廷庙略,永王出师乃奉旨行事,今上和永王又是嫡亲兄弟,这会有什么危险呢?”宗氏仍然说:“我怕倘有不测……”虽然她也说不出所以然,但总不同意李白下山入幕。李白气得顿足:“你怕树叶掉下来打破头,难道就不怕国破家亡吗?” 作者: 凤莫忆 2005-6-22 11:35 回复此发言 3 《李白传》·安史之乱 过了几天,韦子春又上山来了,带来五百两银子,一身崭新的衣帽,还有永王所倚重的谋主现任幕府判官李台卿的亲笔信,信中把李白比作谢安:“谢公不出,奈苍生何!”李白一看,心中大动,又想马上跟韦子春下山。当他进去准备收拾东西时,宗氏却拉着他袖子哭了起来:“哪有大年三十出门的?还是过了年再说吧!”李白毕竟于心不忍,只好

《李白传》全文阅读,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送走韦子春后,夫妻两人为此商量到半夜。宗氏还是她的老主意:宁愿和李白若糟糠,不教夫婿觅封侯。李白说道:“封侯事小,报国事大。社稷苍生在水深火热之中,我避居深山,心实难安。你难道还不知我这些日子心里有多痛苦么?”宗氏却以幽州之行为前车之鉴,埋怨李白虎口余生还不接受教训。李白却说:“幽州之行怎能和这次相提并论?‘制置’之诏乃朝廷庙略,永王出师乃奉旨行事,今上和永王又是嫡亲兄弟,这会有什么危险呢?”宗氏仍然说:“我怕倘有不测……”虽然她也说不出所以然,但总不同意李白下山入幕。李白气得顿足:“你怕树叶掉下来打破头,难道就不怕国破家亡吗?”
 
 
 
 作者: 凤莫忆  2005-6-22 11:35   回复此发言   
 
--------------------------------------------------------------------------------
 
3 《李白传》·安史之乱 
 
  过了几天,韦子春又上山来了,带来五百两银子,一身崭新的衣帽,还有永王所倚重的谋主现任幕府判官李台卿的亲笔信,信中把李白比作谢安:“谢公不出,奈苍生何!”李白一看,心中大动,又想马上跟韦子春下山。当他进去准备收拾东西时,宗氏却拉着他袖子哭了起来:“哪有大年三十出门的?还是过了年再说吧!”李白毕竟于心不忍,只好出来请求韦子春再宽限几日。

  韦子春走后,夫妻俩又商量到半夜。最后好容易才一致决定:李白姑往一试,以观进退。

  刚过“破五”,韦子春又上山来了,还带来士卒四人,肩舆一乘。一进门就说:“也算得上是‘三顾’了吧?”又指着肩舆说:“这是永王派来接你的。老兄再不下山,我可没法回去了。”李白和宗氏一看,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李白换上新衣新帽,坐上肩舆,情不自禁,便有些飘飘然,竟向宗氏挥手说道:“归来傥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宗氏哭笑不得,含泪转身进屋去了。骑着马跟在肩舆后面的韦子春说道:“哪有佩了黄金印回来,反不下机之理?”李白笑道:“贤弟有所不知,我这位夫人一心好道,凡从政者在她心目中皆是俗流。”韦子春才明白李白是反用苏秦故事和宗氏开玩笑:“如果我佩了黄金印回来,你不要看到我这个俗人而不肯理睬吧。”正走之间,只听得李白在肩舆上咏起诗来:“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韦子春听了连忙说道:“吾兄所言极是。像汉代郑朴这样的高士,高则高矣,但他始终独善其身,对社稷苍生有何益处呢?”在下山途中,李白口占《赠韦秘书子春》诗一首,最后以“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与韦子春共勉。

  李白下山时,正好永王大军已到了浔阳。只见大江之上,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又听得军鼓咚咚,画角呜呜。早春的太阳照着满江的战船发出五色的光辉。如云的旌旗绕着碧山显得分外鲜明。“啊!多强盛的军容!”“啊,多令人鼓舞的王师!”李白不住地赞叹。

  为了给李白接风,永王在他乘坐的最大一只楼船上大摆筵席,又是鼓吹齐发,又是歌舞翩跹,又是高谈阔论,又是赋诗作序,直热闹了一整天。李白好像是乐毅登上了燕昭王的黄金台,其实永王并没有拜他为大将,甚至还没有封他一官半职,他已经为自己报国有路的幻想所陶醉了。当场赋诗一首,在诗的最后几句写道: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在东进途中,他更是浮想联翩,诗情汹涌,接连写下了《永王东巡歌十首》。他满以为永王东巡是“天子遥分龙虎旗”,是奉旨行事。这一盛举,必将得到三吴人民的拥护。他满以为大军出三江,渡五湖,跨辽海,救中原,一举就会扫清胡尘,很快就会奏凯还朝。他满以为永王会把他当作谢安,他将在谈笑之间就叫敌人灰飞烟灭,建立不朽的功勋,实现他平生的宏愿:济苍生,安社稷,然后功成身退,名垂青史。

  谁知就在李白靠着船舷,翘首远望,大做其好梦之际,肃宗早已诏命永王回到太上皇身边去。永王不从,肃宗便对永王下了讨伐令,并且调兵遣将布置了包围圈。

  谁知就在李白满腔热情地歌颂“圣主”和“贤王”,满心以为他们是在齐心协力平定叛乱之时,他已堕入了玄宗和肃宗父子之间,李亨和李璘兄弟之间争权夺利的漩涡之中。

  内战终于在金陵附近展开了,永王璘一败涂地,西南逃奔鄱阳,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侁大发所杀。李白从内战的刀枪下和死人堆里逃了出来,但终于在回庐山的途中被抓住了,被丢进浔阳的监狱,罪名是:“附逆作乱”。

  ①王猛后为前秦苻坚宰相 
 
1 《李白传》·浔阳冤狱 
 浔阳冤狱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李白在浔阳监狱重囚牢房内,戴着足镣手铐,伏地写申诉书,涕泗涟涟,愤语叨叨:

  “现在不是已经春天了么?为什么这监狱中的小草还不发绿?此刻不是大白天么?为什么这铁窗下的光线如此模糊?这牢房为什么这样潮湿?啊!原来是我的眼泪把地下都泡成了稀泥!这杯中的水为什么这个颜色?莫非是我心中呕出的鲜血!……”

  “苍天啊苍天,我李白有什么罪?为什么身系囹圄?可怜我的老伴不知流落何处,可怜我的孩子还在东鲁。我一家骨肉东离西散,存亡未卜。我举目无亲,有苦向谁诉?这国亡家破的悲痛啊,日日夜夜撕裂着我的五脏六腑!……”

  “可笑我身居深山,偏要心忧天下!可叹我既不能卫国,也不能保家!可惜我没有听从爱妻的劝告,见机不早!——谁知道啊谁知道,他们父子兄弟之间竟是势同水火不相饶!……”

  “为什么把荆棘着意栽培,反把桂树拔去?为什么把鸾凤关在笼里,偏欣赏鸡?为什么把伍子胥装进皮囊,沉入江底?为什么把彭越诬为叛逆,剁成肉泥?啊,为什么自古以来忠臣良将到头来多是悲剧?……”

  “苍天啊苍天,你可听见我的呼吁?你可知道人间有多少冤屈?但愿你在五月飞霜,但愿你在六月下雪,但愿你在严冬响起霹雳。……”

  一个年轻的狱卒在门外谛听,偷偷地揩着眼泪。

  宗氏夫人捧着李白的申诉书在外面四处奔走,八方求援。

  半年以后,幸得江南宣慰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为李白推覆清雪,查明实属无辜,将他释放出狱。他们的根据是:肃宗听到永王璘死的消息非常悲痛,对皇甫侁大发雷霆,说道:“侁既生得吾弟,何不送至蜀中,焉敢擅杀!”并命罢去皇甫侁官职,终身不用。可见永王璘并非叛逆。永王璘既非叛逆,李白自然不能以“附逆作乱”论罪。因此,他们不但释放了李白,而且宋若思又将李白留在幕中。过了两个月,宋若思又将李白推荐给朝廷。谁知肃宗降下旨来,却是:长流夜郎!①这一道圣旨使宋若思也瞠目结舌,李白更如五雷轰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李白传》全文阅读》相关文章